浅论集体合同实践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本文选题:集体合同 + 实践中问题 ; 参考:《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13期
【摘要】:集体合同是指工会或用人单位或其他团体为规范劳动关系而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为中心内容的书面协议。在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有明文规定。2004年出台的《集体合同规定》更是具备操作的可行性。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仅仅截至到2003年底,全国就共签订集体合同67.29万份,覆盖企业121.4万个,覆盖职工1.035亿人。随着集体合同建制率和覆盖率的增长,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自主协调的有效机制。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先例可循,我国集体合同实践中难免存在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就集体合同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Abstract]:Collective contract refers to a written agreement concluded by a trade union or employing unit or other organization to regulate labor relations and tak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all workers as the center.In our country's Labor Law,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ll have the explicit stipulation,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stipulation issued in 2004 has the operation feasibility.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by the end of 2003 alone, 672900 collective contracts had been signed, covering 1,214,000 enterprises and 103.5 million employee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ystem rate and coverage rate of collective contract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has been formed to coordinate the lab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ccording to law.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experience and precedents, there are inevitably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ve contract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荣芳;美国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及其借鉴[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2 黄燕东;杨宜勇;;美、德、日集体谈判制度的比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黎金柱,郑图康;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剖析及启示[J];中州学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艳;;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冯涛;;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3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锐;;试析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罗宁;李萍;;劳资关系研究的理论脉络与进展[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6 丁建安;;劳工集体维权机制探析[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7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琼;;基于协商民主的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完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9 郑尚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制度比较与分析——兼谈我国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走向[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10 郭庆珠;;ADR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功能机制研究——以行政调解为研究样本[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珍;费军;;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光;企业战略性薪酬管理的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后清;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强;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大伟;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探索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沈少蔚;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芳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朱鹏华;基于社会保险视角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衣庆金;工资集体协商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刘翠;工会维权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迎颖;我国劳动仲裁与诉讼关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徐阳;建国以来我党劳资合作思想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超;公有企业集体合同中应容入经营目标共保内容[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2 方丹;工会面临国有企业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若干问题[J];中国劳动;1995年08期
3 ;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共保合同向集体合同过渡的新形式[J];中国工运;1996年04期
4 王向前;论集体合同的若干问题[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5 ;集体合同规定[J];中国工运;2004年03期
6 王守志;;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J];人力资源;2006年12期
7 石应忠;;平等协商共决 签订集体合同[J];兵团工运;2008年04期
8 小虹;;西友集团通过《集体合同(草案)》[J];工会博览;2009年01期
9 ;建立集体合同制度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J];中国工运;1995年01期
10 王水官;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J];中国工运;199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象珍;;集体合同,关键在于履约[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集体合同》是我们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维护职工利益的有效载体[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3 李川;;集体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4 孟钟捷;;试析德国魏玛时代集体合同制的兴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姜俊禄;;依法治国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诗达;;集体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石文丽;程思远;;做好职工体检工作,维护职工身体健康[A];《河南铁道》2011年第4期[C];2011年
8 赵广英;;律师在实践集体协商制度中的作用[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荣林;;实施《集体合同规定》是稳定劳动关系的根本[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10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贻军;全市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超85%[N];江阴日报;2006年
2 吴克忠邋林伟 刘统轩;建始首例民企集体合同签订[N];恩施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黎文;张树平:工会在安全工作中大有可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4 记者 王羚;沈阳肯德基涨薪模式可否复制?[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李秀梅(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法律系);劳动关系中的“集体合同”[N];法制日报;2002年
6 郑 刚;德国集体合同及立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记者 周瑞;州强劲公司续签集体合同[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8 记者 于宛尼;专项合同为女职工撑起“保护伞”[N];工人日报;2009年
9 赵灵芝;兰州电信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N];人民邮电;2004年
10 记者 李扬;专项集体合同惠及女职工8.6万人[N];蚌埠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侯玲玲;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道强;美国集体谈判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春梅;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矛盾与化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帆;集体合同[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文军;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朱可;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高凌霄;我国集体合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湛晓芳;劳动基准和集体合同——对劳动法实现公平与效率价值方式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卫yN;集体合同订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田耘;集体合同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沈同仙;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的两个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9 满泽亮;转型时期集体谈判核心地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闫明伟;我国集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6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