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中的中国民法学
本文选题:中国民法学 + 物权法 ; 参考:《中国法学》2007年01期
【摘要】:2006年的中国民法学在各个方面呈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尤其围绕着物权立法和相关理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涉及到物权法的合宪性、物权法定原则及其缓和、所有权的平等保护、登记制度等。此外,在法学方法论、民法典体系与总则、人格权法、合同法和侵权法等重要部门法中都出现了新的理论观点,尤其在侵权法领域,随着立法工作的推进,围绕着侵权法立法模式、归责原则、具体侵权形态出现了较多的学术成果。青年学者的大量涌现,也反映了我国民法学的日益繁荣。但学术成果仍有一些浮躁的痕迹。
[Abstract]:In 2006, China's civil law presented a prosperous development in various aspects, especially around the real right legislation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issues, which involved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the property law, the principle of property law and its relaxation.Equal protection of ownership, registration system, etc.In addition, new theoretical viewpoints have emerged in the methodology of law, the system and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code, personality right law, contract law and tort law, etc.,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tort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gislation.Around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tort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liability, more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specific tort.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scholars also reflects the increasing prosperity of civil law in China.Bu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still has some impetuous tra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能斌;程淑娟;;我国“民商合一"立法借鉴的新选择——由《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引出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2 房绍坤;王洪平;;论我国征收立法中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3 王轶;;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4 王利明;;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5 朱广新;;论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模式——我国侵权行为法对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样式[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6 杨立新;袁雪石;;论身份权请求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蓝蓝;;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以“人格商品化”为视角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翔;;支配于物的事实与支配于物的权利——兼论物权的排他性与物上请求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现代民法中的行为能力制度沿革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吴光荣;;论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相关规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振国;田邵华;;论不动产登记机关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析《物权法》第21条第2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解玉娟;;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吴太轩;杨斌;;论失地农民参与治理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刘永存;;民法典对民法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长顺;;论标表型人格权的财产属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建文;;征收中土地增值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8 梅伟;王童川;;地震灾后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研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0年00期
9 周清林;;中国语境中的“权利能力”[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再厘清[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陈国富;;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与农地产权保护——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的法经济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屹立;张帆;;死亡赔偿制度之构建:从个人福利角度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许青青;韩宇;;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志灯;;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及该制度在我国的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芋蓁;田义文;;电器电子产品环境风险防治的法治建设探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姚洁;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钟华龙;商品住宅楼地下车库所有权归属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志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江帆;我国《物权法》第七十四条车库问题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艳波;黑龙江省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健;物权抽象原则的法理探源与现实斟酌[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2 鄢一美;俄罗斯民法典中继承法律规范的新变化[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李永军;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4 李伟;驱逐了德性,自我走向何方?——简评公共社团主义对新自由主义自我观念的批判[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钱勇;OECD国家扩大生产者责任政策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6 梁慧星;对宪法修正案的若干私法解读[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7 曹险峰;在权利与法益之间——对侵权行为客体的解读[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8 吴剑平;对藏族地区“赔命价”案件的认识和处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程啸,陈林;论诉讼时效客体[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徐国栋;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放;;论行为法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明;周友军;;民法典创制中的中国民法学[J];中国法学;2008年01期
2 李富成;;中国语境中的物权法定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7年02期
3 田野;焦艳玲;;纯粹经济损失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崔世君;;论美国侵权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5 崔世君;;美国侵权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解读[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6 林海榕;;揭开公司面纱原则适用条件研究——合同法与侵权法的视角[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7 林海榕;;加害给付救济制度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8 黎伟伟;;论非财产性损害合同法救济模式的建构——兼评《合同法》一百二十二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1期
9 徐涤宇;;新世纪十年中国的民法典努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谢增毅;冉昊;;英美财产法与大陆物权法比较研究研讨会综述[J];理论参考;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茂云;丁浩;宋永华;;行政法在实施《物权法》中的功能与定位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2 张红霄;;《物权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贡献与瑕疵分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7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简资修;;自治而非管制才是侵权法的本质——评兰德斯与波斯纳的《侵权法的经济结构》[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段东梅;;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的建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春华 段体操;“中德侵权法”国际研讨会综述[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王利明;制定侵权法是检验民法典体系科学性的标尺[N];检察日报;2008年
3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张铁薇;“风险社会”与侵权法的新理念[N];光明日报;2007年
4 钱丽玉 朱文奎;托运人在侵权法上承担何责[N];江苏经济报;2005年
5 栾晓鸿;《除名通告》侵权法院应当受理[N];江苏经济报;2001年
6 姚剑 何寿青;哲学上因果关系与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之辨[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姚剑;哲学上与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之辨[N];经理日报;2005年
8 邹声文、田雨;物权法草案:绝不保护非法财产[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王德颖;物权法十年磨一剑[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唐俊;七年磨合《物权法》[N];中国经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波;侵权法一般条款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沃耘;民事自助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过错”的死亡[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高建学;过失侵权的注意义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军;论侵权法上的严格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邵海;责任保险影响下现代侵权法的嬗变[D];重庆大学;2008年
9 杨雪飞;纯粹经济损失之赔偿与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婧;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庆福;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傅誉贤;论违约中的非财产损害[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拂洋;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曾丽燃;论侵权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姜晓慧;论非财产损害的违约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胡起达;论美国侵权法上之惩罚性赔偿[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顾洋;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怀宇;论恶意诉讼侵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葛明顺;侵权法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2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6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