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强制债并股——基于债权人双重保护机制的视角
本文选题:债权人保护 + 相机治理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受到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深刻影响,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及其生发的相机治理理论是其本质内核,不同经营状态下剩余控制权有其应然归属,这些理论为债权人通过介入公司治理寻求债权双重保护奠定了法理基础。分析现行债权人保护制度单纯依据《合同法》、《担保法》等保护之不足,不难看出,强制债并股有其现实意义,即赋予持有经营性债权的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达到一定期间后法定享有债权与股权双重权利、双重身份,债权人本身同时是债权人股东,相应地债务公司对债权人股东承担双重义务直至债权债务关系终止。公司法理论与制度负有发展有条件强制债并股使命,以切实解决现实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滞后、债权人债权得不到应有保护及市场经济信用缺失的问题。
[Abstract]:The ownership of corporate control is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stakeholder theory and incomplete contract . The theory of state - dependent ownership and the camera governance theory of its origin are the essential kernel , and the residual control righ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has its rightful ownership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项目“证券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项目号:SFB1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2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3 朱慈蕴;公司资本理念与债权人利益保护[J];政法论坛;2005年03期
4 辛焕平,和丕禅;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静花;韦吉飞;李录堂;;简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专用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3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5 郭长河,牛喜贵;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姚树荣;企业性质理论的演变与最新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姚树荣;“442”企业模式——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谭岚;解析人力资本参与组织租金分配的原因[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10 曹兴权;;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法考问[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齐明亮;;企业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的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阮加;;企业的本质:以最后责任人为核心的契约集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广亮;张屹山;;权力、控制权与企业契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应瑞瑶;王瑜;;敲竹杠问题:一个治理方法的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超;;从交易费用理论看武汉东西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以新沟工业园区为例[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刘丽芳;沈红;;美国学生贷款偿还的新机制——“人力资本合同”的尝试[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郭俊华;;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长庚;钟正生;;企业要素产权结构演变的博弈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寿福;专业化与农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艾青;纵向一体化与并购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汪良军;企业成长的企业家活动分析[D];南京大学;2003年
5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史玉伟;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9 于东智;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考察[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郑江绥;控制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军;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闵越;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聚集互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凯;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权威关系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熊吉峰;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高金山;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张波;论公司购并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吴乐意;企业契约理论及其发展——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契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军;科技人员激励规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9 陈书鹏;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10 周发兵;公司治理模式探索[D];河海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2 王保树;“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3 郑祝君;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公司制度的理念变迁[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4 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及发展趋势[J];法学评论;2000年06期
5 马俊驹,林晓镍;我国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与立法完善[J];法学;2000年11期
6 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J];法学;2002年02期
7 董必荣,方耀民;论企业状态依存所有权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3年S1期
8 赵晓华,赵宝奇;控制股东:公司法框架下的责任重构[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9 余莹;公司资本信用之法律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金海平;保护债权人的公司法制度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钦润;;债权人介入公司治理原因论——以债权人与公司关系为线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蔡晨程;;论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烨;;简析公司对债权人的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4 洪东冬;李晴;;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5 宋尚华;;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保护制度[J];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6 王海霞;;关于加强我国债权人保护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9年24期
7 汤晓烨;;论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8 徐伟;公司分立中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田春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以中日社会责任制度比较为视角[J];兰州学刊;2009年01期
10 张贺锋;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朱涤非;;寻找股东的有限责任边界——浅谈公司法立法与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强;;我国关联公司的公司法规制[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井奎;史晋川;;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范肇臻;;公司资本制度最低限额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瀚;;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初探[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清明 唐金龙;公司整合和债权人保护[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王永章 沈晋军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论股东出资瑕疵与债权人保护[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3 奥莉维娅·张;新破产法改良中国投资环境[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4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金剑锋;法人格否认强化债权人保护[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泰州中院 陈茂林;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殷少平;强化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记者 :杨金志;新公司法对小股东和债权人保护更有力[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张巍柏;债权人保护现状不容乐观[N];上海金融报;2008年
9 刘敏邋 王欣新;关于新旧破产法的适用衔接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公司法修订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丕仁;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闻德锋;贷款欺诈及其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袁碧华;论有限责任的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汪世虎;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安毓秀;银行债权保护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林礼模;公司清算制度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翼飞;公司结构性变更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解正山;跨国破产立法及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董事对债权人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利;公司合并中的债权人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聪;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异议债权人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文;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健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福宁;公司集团与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赵辉;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的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杨家麒;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马宁;论公司解散与清算程序中的债权人保护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会杰;论公司高管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制度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6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