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立法应当避免《劳动法》的失误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立法 + 用人单位 ; 参考:《中国劳动》2005年12期
【摘要】: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evidence to determine the lab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er and the laborer, the labor contract is the main legal basi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er. In the realistic environment where the labor market is oversupplied, the labor employment is very irregular and the supervision of labor law enforcement is often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legislation of labor contract has aroused the high attention of the legal circles and the relevant social parties. From October 21 to 23, 2005, The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Labor Law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the labor contract legislation theory seminar were held in Shanghai. Experts from labor security departments, trade unions, enterprises' federations, and labor law scholars from more than 3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ttended the meeting. The conference representatives made extensive an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relevant issues of labor contract legislation. The conference focused on nine issues: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labor contract law, the subject of labor relations and contra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contracts, trade secrets and restrictions on competition, the study of the duration of labor contracts, and dismissal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华;中外劳动合同制度的比较与评析[J];中国劳动;1992年05期
2 徐智华;完善劳动合同立法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3 林旭霞;关于完善劳动合同立法的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2期
4 石美遐;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劳动;2000年04期
5 冀延卿;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J];经济经纬;2001年04期
6 刘东;劳动合同立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郑爱青;法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2年05期
8 司伟;劳动合同立法宗旨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徐智华;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亟需立法规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庆宝;完善劳动合同立法的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庆瑜;劳动权呼唤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2 郑爱青;法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及对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启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3 上海中信正义律师事物所律师 董保华;京沪港地方劳动立法比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4 林清良 陈卿谋 邋;就业保障与保障就业[N];工人日报;2003年
5 石美遐;方江宁;劳动合同中止:亟待规范的法律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6 王建平;浅论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公平原则[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高云;点评地方法规亮点 建言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8 白建宁 王晓映;企业与劳动者利益如何双赢[N];新华日报;2003年
9 韩宏直 杨烨;劳动合同制度面临三大难题[N];工人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钟鞍钢 实习生 杨荣华;立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皎皎;劳动合同条款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永;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常剑平;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陈明明;劳动合同标准化及其法律控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子洪;两岸四地劳动合同形式和内容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晶;劳动合同附合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汪华;劳动合同服务期条款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0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80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