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民法私主体本位与社会顾虑探索

发布时间:2018-04-27 08:03

  本文选题:民法本位 + 私主体权利 ; 参考:《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摘要】:民法的本位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民法的贯彻以对个人的尊重为本根。所有权为完全的物权和排除他人干涉的不可侵犯性仍是物权法所应坚持的基本观念。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多体现在债法之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既是适用于整个合同法的规范,又能体现出合同法的本位和价值取向。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及对消费者保护的强化,合同自由原则已受到了很多限制,但这一原则仍然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Abstract]:The standard of civil law is based on the rights of private subjec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vil law is based on respect for individuals. Ownership is the complete real right and the inviolability of excluding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s is still the basic concept which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the property law.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will in private law is mostly embodied in the law of deb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ntract law is not only the norm applicable to the whole contract law, but also the standard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tract law.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has been restricted by modern state intervention in econom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but this principle is still a basic principle in contract law.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民法哲学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正峰;信托制度基础之比较与受托人义务立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3 肖海军;论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兼论保险费交付的效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4 宁踢坡;合同解除溯及力探讨——兼论合同终止[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5 殷宏;;医患关系的法律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8期

6 刘开云;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与儒家文化财富观的冲突[J];东方论坛;2004年05期

7 徐康宁;孤独的海瑞与当代内蒙的草地退化——透视中国私人财产权利制度的历史性缺失[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杨解君;崔小峰;;行政法上的单务契约与双务契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韩世远;默示的承诺与意思实现——我国《合同法》第22条与第26条的解释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谷;论债务免除的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产权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4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阙波;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0年

8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艾素君;保赔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乔烨宏;缔约过失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于书红;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第二种托运人的思考[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4 张海龙;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董世龙;国内外科技园区法规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张异h,

本文编号:1809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809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