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本文选题:合同相对性 + 意思自治 ; 参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摘要】:传统合同法理论侧重于从合同的相对性上来把握和理解违约救济问题,这不仅因为合同相对性原则是体现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私法精神的缩影,,而且它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的确能够充分保护合同关系当事人权利。但随着民事关系日益复杂,合同相对性原则对合同债权在受到合同关系外部原因侵害的特定情形下的保护越来越显得不足。所以,我国立法必须对传统的合同法所确认的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适当的修正、冲击和突破,使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能够阻却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使其承担侵权责任。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ontract law emphasizes on grasp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medy of breach of contract from the relativity of contract, which is not only because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of contract is the epitome of the spirit of private law which embodies the autonomy of will and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And it can fully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cases.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civil relations, the protection of contractual creditor's rights by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of contract is more and more inadequate under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which are infringed by the external causes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Therefore, the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must make an appropriate amendment, impact and breakthrough to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of contract recogniz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 law, so that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of contract can prevent the third party from infringing on the creditor's rights and make it bear the tort liability.
【作者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法院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伟;论第三人利益合同[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汪跃平;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方阳;;浅论第三人利益合同[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佟桂玲;论第三人利益合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张永华;论第三人利益合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6 杨清,苗文全;刍议合同相对性原则[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李磊,陈岑;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刍议——兼评《合同法》第64条[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郑在义,龚瑞;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制度在合同法中的地位[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赵德玖;合同相对性例外原因解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汪跃平;论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庆华;;“合同相对性”原则在违法转包、分包纠纷中的例外适用及利弊分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程宇光;;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相对性[A];湖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论文集[C];2005年
3 任丹丽;;不良资产剥离中民间购买人利益的保护[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宗琦;;岩石中柱状装药爆扩过程的理论分析[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5 张勇;;实际施工人诉权保护的法律误区——兼析法释(2004)14号司法解释第26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张坤;曾涛;周飞飞;方岱宁;严实;;超高温陶瓷失效温度破坏评价[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案例编写人 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中合同相对性的坚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张伟 伍扣才;浅谈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对第三人的立法保护[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赵芳芳;原合同解除后转租合同是否自动失效[N];检察日报;2007年
4 宋崇宇;如何正确行使合同外第三人的权益[N];中国贸易报;2010年
5 罗君 梁萃华;实际施工人打破合同相对性讨要工程款获支持[N];建筑时报;2009年
6 罗 兰;“装修送保洁”暗藏隐患法律责任不容规避[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邵军芳邋王钰;“装修送保洁”暗藏法律隐患[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吴宇;从合同角度谈银行对证件的审查义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姜宝珠 吴玉松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确立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郭敬波;特殊患者治疗权,由谁做主[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红锋;基于合同管理的招标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谷芸;论第三人利益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D];湘潭大学;2005年
2 刘云;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3 万盛;第三人利益合同初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东波;论合同的相对性及其突破[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晓雨;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黄瀚瑶;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7 刘跃峰;合同相对性突破的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昂;论第三人利益合同[D];郑州大学;2011年
9 郭爽;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余文星;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87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