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违约金的调整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18 11:09

  本文选题:支付违约金 + 惩罚性违约金 ; 参考:《人民司法》2007年09期


【摘要】:正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于违约后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或代表一定价值的财物。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对违约金进行调整,却未明确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判断标准,也没有明确法院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尺度,导致司法实践中做法各异,影响了法律的统一适用。本文拟就违约金的调整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违约金调整问题的不同观点判断标准之争。关于如何判断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目前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以下不同意见:1.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第一,准用定金罚则,违约金与损失
[Abstract]:The liquidated damages refer to a certain amount of money or property representing a certain value that a party should pay to the other party after breach of contract or according to the law. Article 114 of the contract Law provides that the parties may apply 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liquidated damages, but they do not make clear the judgment criteria for the damages caused by the damages or the criteria for the court to adjust the damages. It leads to different practices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affects the uniform application of the la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justme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First, on the issue of adjustme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of the standard dispute. As to how to judge the loss caused by the penalty of breach of contract below or too much,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in academia and judicial practice as follows: 1. It can be judg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ether the penal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too much higher than the loss caused: first, the penalty of the allowable down payment, the penal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loss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戚枝淬;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法律后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青,翁焱;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国际比较及具体形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宋汉林;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雪樵;;独家分销权保护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4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单红军;赵阳;;无单放货,狼乎?兔乎?[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颜峗峗;;医患关系和医疗合同立法探析——兼谈对医疗纠纷的本源遏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于信州;曾江波;;保险标的、保险利益与保险契约之标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孙卫星;;浅议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3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周晓唯;经济主体及其权利: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9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新华;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消费者保护——英美法的借鉴与中国相关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0年

2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何应伟;信用证欺诈犯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廉晓春;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构成及抗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顾伟;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黄玉清;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建华;;关于约定违约金数额的适用[J];企业研究;2011年12期

2 赵然;;什么是经济合同违约金?怎样计算?[J];现代营销;1996年04期

3 ;违反离婚协议,是否应支付违约金?[J];民主与法制;2011年15期

4 潘家永;;支付违约金后就可以不再履行合同吗?[J];学问;2002年05期

5 毛海波;;房屋租赁合同中警署条款所涉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6 蓝海;;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违约责任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07期

7 孙丽娟;;传统民法的有关规定在裁判证券纠纷中的适用[J];证券法苑;2010年0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行星;陈景海;;如何确认违约金过高或过低[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慈玲;;浅议如何确认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刘晰;;如何解决商品房买卖活动中因逾期交房而可能出现的重复约定和计算违约金的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晓敏;违约金的争议与立法探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成薇邋通讯员 黄武锐;逾期交房 万分之五违约金是否过高[N];法治快报;2008年

3 范永泉 袁淡如;违约金责任归责原则及成立要件[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仲卫荣 宋亮;多种违约责任并用适用标准[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焦艳玲;深圳卖房违约案增多[N];市场报;2007年

6 肖红波;违约金调整制度之缺陷[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朱朝阳;本案约定违约金不应调整[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律师 唐小明 吴章义;房屋买卖违约 如何追究责任[N];广东建设报;2006年

9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屈茂辉;关于违约金调整的标准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这份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诺诺;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升;论违约金数额的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曾宪发;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D];清华大学;2007年

3 李文华;违约解除合同的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肖活生;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许亮;违约金争议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6 张翔;夫妻忠实协议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驰;预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丁文标;论约定违约金[D];苏州大学;2006年

9 黄萍;论担保公司保证合同的违约金条款[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邵益勇;论约定违约金的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5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05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