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国际视野下的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体系

发布时间:2018-05-21 03:03

  本文选题:法定解除原因 + 根本不履行 ; 参考:《浙江学刊》2006年02期


【摘要】: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存续乃在于债权人履行利益的根本丧失,这在制度上的表现就是高度概括的“根本不履行”。根本不履行所包含的解除原因在各国间表现出极大的趋同,原因的种类相同,并且都辅以相应的程序以保障解除的正常实现。故而在国际视野下,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体系表现出趋同性、概括性、程序化特征。参照该体系可检讨我国的立法规定,并做出改进建议。
[Abstract]:The reason of the legal rescission of contract lies in the fundamental loss of the creditor's performing interest, which is a highly generalized "fundamental failure to perform" in the system. The causes of rescission contained in non-performance show great convergence among countries, the types of reasons are the same, and are accompanied by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to ensure the normal realization of the lifting. Therefor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of vision, the legal rescission of contract causes system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rgence, generality and procedure. Reference to the system can review the legislative provisions of our country,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基金】:浙江财经学院重大课题“论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永军;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质疑[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史振郭;关于不安抗辩权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4 汪虹希;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应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孙彬,张鹏;预期违约制度与我国《合同法》——兼谈英美法律制度的引进[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11期

6 吴文嫔;我国合同法对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引进──兼评合同法有关规定[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范晓峰;论《合同法》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存在的缺陷[J];河北法学;2001年01期

8 李小科;《政治自由主义》以后的罗尔斯[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傅华丽,雷桂森;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之比较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汤湘萍;论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2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3 车传波;正当程序论—以中国司法改革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洪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孙顺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契约法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纪文寅;预期违约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陈辽天;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王成;论合同解除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曾光成;法律与道德关系之辩[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洪军;预期违约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恒;权利正当性的后形而上学重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刘卫滨;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许文;论预期违约[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政辉;;国际视野下的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体系[J];浙江学刊;2006年02期

2 罗英;;论PICC终止合同之救济方式[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1917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17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