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高校依法用人制度研究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法 + 高校用人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09年22期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高校现有的人事劳动关系格局、管理模式及高校与教职员工之间权利义务确定等问题,带来了重大影响:增加了用人成本,加大了用人风险,提高了用人管理难度。高校的人事工作,必须吃透法律精神,依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采用多元化的用人方式,积极应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has brought great influence to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personnel and labor relations,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eaching staff, such as increasing the cost of employing personnel and increasing the risk of employing personnel. Improve the difficult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The personne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law, establish and perfect various systems according to law, adopt diversified ways of employing personnel, actively respond to it,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labor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4 罗澍;;以劳动合同制度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建;;高校劳动用工法律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8期
6 胡燕华;;论高校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林卫峰;贺强;;关于高等学校聘任制度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年01期
8 董保华;;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J];现代法学;2007年06期
9 张宝玲;王傲珩;贺丽君;;论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制度改革[J];药学教育;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J];才智;2009年22期
2 陈永煌;张向前;;我国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08期
3 冯彦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劳动合同法》——总体评价与创新点解析[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4 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5 冯彦君;王天玉;;劳动合同服务期规则的适用——以“东航返航事件”为切入点[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6 董文军;;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制度嬗变与功能解析[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7 王萍;;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裁员的法律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孙文桢;;法典化背景下商事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完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黎虹;;论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法律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1期
10 姚裕群;陆学彬;;中小企业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艳;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贾庆伟;劳动者辞职权探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J];北京高等教育;2000年06期
2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4 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5 冯彦君;邱虹;;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6 张兆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化、制度化刍议[J];党建研究;2006年08期
7 江津津;;走出制度困境 完善聘任机制——对我国现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些许探讨[J];大学时代;2006年08期
8 杨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关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中旭;;劳动合同法:凸显劳动者本位[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期
2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孙继伟;;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J];上海经济;2007年08期
4 胡庆波;;企业没有误读法律——专家解读“辞职门”[J];法律与生活;2007年22期
5 ;《劳动合同法》凸显十大新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6 熊艳红;;与法共舞,,企业HR应对之策[J];人力资源;2007年21期
7 ;观点选登[J];上海国资;2007年11期
8 王健;;《劳动者的矛与盾》专题报道之一 劳动合同法四审之变[J];民主与法制;2007年19期
9 陈磊;安库雷;陈小瑾;;最受关注的法律[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10 麦子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冲击[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9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黄锡生;林北水;;可持续消费制度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4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意志[N];工人日报;2007年
6 毛浓曦;陕西各级工会组织学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7 田雨 邹声文;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今日信息报;2007年
8 郭翼;全国人大举行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视频报告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9 记者 叶小钟邋通讯员 姚文军;广东三级工会宣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10 赖志凯;海南省总为职工急补《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朝秀;司法认知:法理、规则、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刘春海;中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鲍永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5 夏雅丽;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李军;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邬文玲;汉代赦免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许静;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余洪峰;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7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4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