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三种期限劳动合同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6 00:38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期限 ; 参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6期


【摘要】:《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对于劳动合同当事双方来说,选择哪一种劳动合同期限最为合适,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草案)》)的法律规定,分析比较了三种期限劳动合同在适用性、员工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劣势,为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Abstract]:Article 12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states: "the term of a labor contrac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xed term, the indefinite period and the completion of certain work tasks." For both parties to a labor contract, the choice of which labor contract ter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is a matter that the employer and the laborer must carefully consider. According to the legal provisions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nd its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draf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term labor contracts in terms of applicability, staff management, labor contract management, etc. It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both parties to the labor contract to choos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作者单位】: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D92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佳红,宋宗宇;劳动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的求异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杨德敏;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3 董保华;论事实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7期

4 张友连;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许建宇;劳动权的界定[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2 沈宗军;我国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代渠阳;完善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四川大学;2004年

4 郭才森;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崔玉坤;论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清亚;民营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奖励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肖东梅;论事实劳动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孙桂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9 朱小平;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吉;;中国是《劳动合同法》危机[J];竞争力;2009年03期

2 胜秋;;代签劳动合同 没有法律效力[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3 ;导言[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4 刘莹;;劳动合同加盖劳动者私章是否有效[J];人事天地;2011年04期

5 剑华;;《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黄金时代;2008年03期

6 梁达;;谨防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专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7 张立君;;法律咨询[J];分忧;2011年03期

8 任宣;;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组来粤检查[J];人民之声;2011年08期

9 ;仲裁庭录[J];当代工人;2011年10期

10 苏汉宁;;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J];江门文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道稳 深圳大学法学院;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已初步实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赵平 芜湖县总工会;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任重道远[N];芜湖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钟鞍钢;劳动合同法已进入立法程序[N];法制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赖志凯;开在路上的研讨会[N];工人日报;2011年

5 记者 田丽;措美县四项措施确保《劳动合同法》实施[N];西藏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 李树军;市人大检查《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N];朝阳日报;2011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林嘉;博弈与平衡:劳动合同法诞生记[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yぶ竞,

本文编号:1984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84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