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违约金的边缘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12 20:35

  本文选题:违约金条款 + 违约损害赔偿 ; 参考:《江汉论坛》2015年11期


【摘要】:不宜称违约金条款排除了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所谓若允许不运用违约金条款而适用违约损害赔偿制度,就意味着差人单方意思表示优越于双方合意,这是混淆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以约定优先于法定来主张必须运用违约金条款而不得援用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也难有说服力,因为不存在什么约定优先于法定的铁律,究竟约定抑或法定优先,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看法律的具体规定,看当事人的具体约定。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有特别规定,违约金条款不是限责条款。违约金条款不是结算条款和清理条款,因其不符合结算条款和清理条款的定义,不符合违约金责任的本质属性,在许多情况下也不符合当事人的本意。约定的违约金不同于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的文义,从立法者的智慧,及从二者的本质属性和判断标准,从历史解释的路径,都能得到证实。
[Abstract]:The clause of liquidated damages ex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damag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f it is allowed to apply the system of damag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without applying the clause of liquidated damages, it means that the unilateral intention of the police is superior to the agreement of both parties, which confuses different levels of problems.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argu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liquidated damages clause rather than to invoke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because there is no agreement prior to the legal iron law, whether the agreement or the legal priority should be applied. Must be specific to the situation, see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law, see the specific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parties or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law, the liquidated damages clause is not a limitation clause. The liquidated damages clause is not settlement clause and liquidation clause, because it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definition of settlement clause and liquidation clause,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liquidated damages liability, and in many cases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arties. The agreed penal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from the meaning of Article 114, paragraph 1, of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wisdom of the legislator, from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and judgment criteria of both, and from the path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an be prov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13AZD06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勇;;论前合同责任的归责标准[J];法学家;2014年01期

2 刘桂焕;;浅析无权代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06期

3 高小威;;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认定[J];安装;2014年03期

4 王洪亮;;违约金功能定位的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杨洁;万大川;;论我国房屋租赁合同中的保证金[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4期

6 蒲毅;;委托保证合同中的违约金、保证金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年12期

7 夏寒;;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的现状及制度构想[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周华;;消费合同与商事合同中格式条款的立法规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9 廖勰林;;论合同解除的溯及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胥振阳;;非上市公司现金对赌的会计处理和法律效力[J];法制与社会;201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雄雅;胡伟华;;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FRAND原则的适用——以华为诉IDC案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锐;和解合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屈志一;海上拖航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李晓钰;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何骧;保险法合理期待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捚;中奖允诺的法律性质及撤销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少彬;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违约责任[D];海南大学;2011年

3 徐峰;论欠缺法定形式要件合同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许乃夫;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盈;所有权保留买卖的风险负担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胡剑;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之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孙猛;与有过失制度和第三人过失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陆望舒;《侵权责任法》中补充责任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姚耀;房屋租赁公示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10 周欣超;银行理财合同委托人权益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少锋;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合同的违约损害赔偿[J];建筑;2001年04期

2 焦冶;略论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3 周兆志,张鸿;浅谈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4 王卫国,凌湄;作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限制方式的可预见规则[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黄少彬,温文治;谈谈违约损害赔偿[J];克山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韩永红;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卢琰华;;论违约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8 虞汪日;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郑昱;英美法违约损害赔偿规则及其在涉外商务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2期

10 薛晓蓉;;违约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句容市人民法院 余利亚 秦婧;如何认定违约损害赔偿[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2 陈兴林 吴克坤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因受行政处罚主张违约损害赔偿 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上海海事法院 谢振衔邋黄隆华;货物存储期间遭遇市场跌价,损失谁承担?[N];国际商报;2008年

4 干文建;违约损害赔偿应遵循的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佳昌;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损害赔偿之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8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18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