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再思考
[Abstract]:The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n Anglo-American law and the uneasy defense of continental law are the same legal system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expectation of contract. Both of them have similar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as well as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draws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two legal systems and establishes the legal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and uneasiness defen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criticiz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it. Together with the defense of concurrent performance and the defense of sequential performance,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expectation of contract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凯湘,聂孝红;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J];法学杂志;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姜桂金;论我国效力待定合同关系中权利配置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4 刘铁成,林雪;合同自由与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关中烈;论预期违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杨志祥;;论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曹明睿;论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9 刘亚军;入世与我国外贸代理制的进一步完善[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10 李丛;浅论合同的无效与时效体系的完善[J];当代法学;200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福祥;破产法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杜江涌;遗产债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雪杉;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叶i吰,
本文编号:2171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7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