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若干问题探析
[Abstract]: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s a form of breach of contract corresponding to actual breach of contract. Its essential feature is that it is a breach of contract before the performance period, not a default after the expir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period. It infringes on expected claims rather than real ones. Explicit anticipatory breach and implied anticipatory default are different in constitutive elements. The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has been stipulated in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a great 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but it has some defects such as confusion of system, too many omission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雪峰;;合同法定解除适用分析[J];经济师;2011年09期
2 胡双双;;合同解除若干问题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2 潘公明;;论不安抗辩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邢志刚;;合同的法定解除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立安 周连勇;“默示预期违约”应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曲升霞 袁江华;认定预期违约的两个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周琳 李娟;预期违约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林敏旭;预期违约的特点与归责[N];西部法制报;2005年
5 陈胜法;涉外合同预期违约保证有“三性”[N];法制生活报;2005年
6 北京同硕律师所律师 张维云;如何认定合同相对方构成预期违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孙丽 单位: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论默示预期违约的几个问题[N];法制日报;2001年
8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钟国波;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李信华;浅议预期违约救济方式的 缺陷与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桂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邹本进;默示预期违约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李伟锋;论《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孙洪军;预期违约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卫滨;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旭光;论预期违约[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7 庞再月;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颖;预期违约及补救措施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周洪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韩依芸;论预期违约[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75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7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