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物权法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融资租赁的物权法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7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并于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司法解释的颁布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意义长远,加上之前国务院有关于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规划,使得融资租赁行业成了当下最热点的领域。这部司法解释的颁布从一定意义上填补了我国之前在融资租赁行业法律的漏洞,结合《合同法》,《物权法》以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监管正在走向健全。在融资租赁的各种法律问题中,融资租赁租赁物所有权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因融资租赁合同的独特性,确实也比较容易产生各种问题。本文就从融资租赁所有权的问题着手,分为六章详细讨论首先明确了融资租赁租赁物的范围,其次,深入讨论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权属、登记等一系列和融资租赁租赁物所有权有关的问题,并对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和融资租赁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设想。在第一章中,介绍了融资租赁的一些基本定义和法律特点,并提出了本篇文章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在第二章中主要谈了融资租赁的租赁物定义、范围、法律特点以及讨论了哪些物可以做融资租赁物哪些不行,为之后讨论融资租赁物权法律问题打基础。第三章,重点介绍了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权属问题。在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中三方中的一方破产的情况下融资租赁租赁物的归属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第四章,针对融资租赁租赁物的公示与登记问题,罗列了物权法的相关基本理论,结合融资租赁的特征,并列举了不同租赁物的公示和登记方法,以及新司法解释的相关条文。第五章,针对售后回租特殊的法律特征以及新司法解释的影响对售后回租的物权法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风险防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对我国未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融资租赁 物权 所有权 售后回租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融资租赁的概述9-13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定义及特点9-10
- 一、融资租赁的定义9
- 二、融资租赁的特点9-10
- 第二节 融资租赁中的物权法需要解决的问题10-13
- 一、融资租赁租赁物的范围10-11
- 二、融资租赁标的物的权属11
- 三、融资租赁租赁物的公示与登记问题11
- 四、售后回租业务的物权法问题11-12
- 五、融资租赁法律风险的防范和融资租赁行业的未来展望12-13
- 第二章 融资租赁中的物13-17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概念及特点13-14
- 一、融资租赁物的概念13
- 二、融资租赁物的特点13-14
- 第二节 融资租赁物的范围14-17
- 一、不动产能否作为融资租赁的标的物14-16
- 二、高速公路,城市公路能否作为融资租赁标的物的问题16
- 三、无形资产是能否作为租赁标的物的讨论16-17
- 第三章 融资租赁标的物的权属17-20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租赁物所有权的概念17-18
- 一、融资租赁物权属的定义17
- 二、融资租赁物所有权的特点17-18
- 第二节 承租人破产时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权属问题18-20
- 一、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的权属18
- 二、租赁公司破产时租赁物所有权的归属18-19
- 三、租赁期间出租人的债权人要求实现债权时租赁物的归属19-20
- 第四章 融资租赁租赁物的公示与登记问题20-35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权属登记20-24
- 一、融资租赁物权属登记的概念20
- 二、租赁物权属登记的理论基础——债权和物权20-24
- 第二节 租赁物权属登记的法律效力24-35
- 一、我国融资租赁租赁物登记制度的现状24-26
- 二、租赁物权属登记的行政机关或部门和申请文件26-30
- 三、对于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解析30-35
- 第五章 售后回租的物权法问题35-39
- 第一节 售后回租概念35
- 一、售后回租的定义35
- 二、售后回租的特点35
- 第二节 售后回租设计的权属问题35-37
- 一、售后回租的物权特征35-36
- 二、售后回租中租赁物的权属确认方式36-37
- 第三节 新司法解释对售后回租的影响37-39
- 一、明确了售后回租与抵押贷款的的界限37
- 二、售后回租需满足的法律条件37-39
- 第六章 融资租赁物的风险防范与融资租赁行业的未来展望39-43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物的风险防范39-41
- 一、在选择租赁物的时候应当谨慎39
- 二、确认租赁物的权属并确保无权利瑕疵39-41
- 第二节 融资租赁行业的未来发展41-43
- 一、目前面临的问题41
- 二、发展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41-43
- 结语43-45
- 注释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王晓林;;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范围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邢昊然;;利他合同基础理论研究——以第三人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胡艳萍;;在法制的框架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蔡欣欣;;法律进化与利他合同中第三人之权利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振江;;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陈姝
本文编号:287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8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