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心理契约影响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19 22:09
  在营销学中顾客感知价值是个重要的研究理论,一般认为带给顾客的感知价值越大,顾客的心里满意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持续购买的心理;心理契约理论产生于组织行为学中,现多运用于人力资源领域,用来描述一种对组织的非书面的契约关系,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契约已经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将其运用于营销学中,消费者认同某商家的服务或提供的产品,进而觉得商家是想和自己建立良好持久关系,以后消费者就会在购物时第一时间想到该商家。作为网上交易的入口,电子商务网站同样需要顾客与其达成心理契约以在今后的网购中会登陆该网站进行网上交易,探究产生心理契约的根源在于顾客认为卖家能提供价值并满足其需求的承诺,并在交易中履行了这种承诺。这种非文本的契约形式有利于产生重复购买并带来良好口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渠道与传统渠道有着较大区别,本文从顾客感知价值的角度来研究顾客对于购物网站的心理契约,每个网站都希望顾客能与其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以达到顾客忠诚的目的。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顾客感知价值与心理契约结合起来,探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感知价值是如何影响心理契约的,同时在前人的定性研究基础上,采用了实证研究...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顾客感知价值
    二、心理契约
    三、顾客感知价值对心理契约的影响
    四、研究评析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一、研究变量的界定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模型
第四章 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抽样方法与样本
    三、描述性统计
    四、信度效度分析
    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基于研究结果的营销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员工感知价值与心理契约关系研究[J]. 赵涛,焦燕莉.  统计与决策. 2008(11)
[2]基于顾客价值构成维度的顾客价值链的构建[J]. 闵梅梅,罗新星.  价值工程. 2007(05)
[3]电子商务情境中的心理契约及其测量[J]. 申学武,聂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4]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服务业实证研究[J]. 罗海成,范秀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05(06)
[5]顾客价值理论综述[J]. 刘研,仇向洋.  现代管理科学. 2005(05)
[6]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J]. 刘新燕,陈志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01)
[7]网上零售顾客价值初探[J]. 沙振权,王静.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4(03)
[8]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服务企业竞争力探析[J]. 范秀成,罗海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03(06)
[9]顾客价值理论的发展分析及对实践的启示[J]. 王成慧,叶生洪.  价值工程. 2002(06)
[10]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顾客满意战略[J]. 刘满凤,黎志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9)

硕士论文
[1]协同营销下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忠诚影响研究[D]. 谢浩.安徽大学 2010
[2]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全视角员工关系研究[D]. 袁冬梅.湘潭大学 2009
[3]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研究[D]. 姚亚琳.湖南大学 2009
[4]B2C模式下的顾客价值构成维度研究[D]. 燕纪胜.山东大学 2008
[5]门户网站顾客价值与网络忠诚度的关系研究[D]. 陈磊.南京理工大学 2008
[6]网站质量对e-忠诚度的影响:探索满意感的中介作用和顾客特征的调节作用[D]. 付生廷.浙江大学 2008
[7]无边界组织中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研究[D]. 季小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8]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忠诚度研究[D]. 刘战伟.兰州理工大学 2007
[9]网上购物顾客感知价值构成因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 孙强.重庆大学 2007
[10]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系统的顾客心理契约研究[D]. 周文琦.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0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90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