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21:06
2008年4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媒体进行的“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了工作倦怠。金融风暴来袭,组织开始纷纷减薪裁员以缓解压力,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危机时刻,如何构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提升员工与工作情境的匹配度,降低员工职业倦怠感,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潜能,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已成为组织管理实践的核心问题。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十年里逐步成为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不匹配影响着员工敌对行为的增加、工作热情的减弱,工作效率的降低等负面态度和行为。本研究将以组织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工作情境一个人匹配模型为理论基础,探索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倦怠的影响,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引入工作情境因素作为二者之间的调节变量,探索其在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显著负相关,同时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倦怠及工作倦怠各维度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显著负相关,其中工作控制感、互动公平和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工作...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心理契约理论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节 工作倦怠理论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回顾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构思与总体设计
第一节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工具
第四章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一节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J]. 李艺敏,李永鑫.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2]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 余琛. 心理科学. 2007(02)
[3]中学教师工作倦怠的预测因素研究[J]. 李晓,尹善福.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4]组织行为对管理者感知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J]. 魏峰,李燚,任胜钢. 南开管理评论. 2006(06)
[5]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沈伊默,袁登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6)
[6]员工心理契约及其组织效果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3)
[7]工作倦怠理论模型和相应干预措施[J]. 张燕,马剑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3)
[8]影响工作倦怠形成的组织情境因素分析[J]. 李金波,许百华,左伍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2)
[9]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J]. 田宝,李灵. 心理科学. 2006(01)
[10]关于工作倦怠测量研究的综述[J]. 李懿欣. 社会心理科学. 2005(Z1)
硕士论文
[1]我国外企员工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 刘亚琴.厦门大学 2008
[2]弹性工作制对缓解IT从业人员工作倦怠的作用[D]. 郑佩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 戴金珠.大连理工大学 2005
[4]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态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 王建.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14187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心理契约理论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节 工作倦怠理论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回顾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构思与总体设计
第一节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工具
第四章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一节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J]. 李艺敏,李永鑫.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2]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 余琛. 心理科学. 2007(02)
[3]中学教师工作倦怠的预测因素研究[J]. 李晓,尹善福.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4]组织行为对管理者感知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J]. 魏峰,李燚,任胜钢. 南开管理评论. 2006(06)
[5]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沈伊默,袁登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06(06)
[6]员工心理契约及其组织效果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3)
[7]工作倦怠理论模型和相应干预措施[J]. 张燕,马剑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3)
[8]影响工作倦怠形成的组织情境因素分析[J]. 李金波,许百华,左伍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2)
[9]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J]. 田宝,李灵. 心理科学. 2006(01)
[10]关于工作倦怠测量研究的综述[J]. 李懿欣. 社会心理科学. 2005(Z1)
硕士论文
[1]我国外企员工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 刘亚琴.厦门大学 2008
[2]弹性工作制对缓解IT从业人员工作倦怠的作用[D]. 郑佩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 戴金珠.大连理工大学 2005
[4]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态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 王建.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14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31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