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规范的属性与表达
本文关键词:人格权规范的属性与表达
【摘要】:人格权规范在性质上属于行为规范。然而,较之物权法规范和合同法规范来说,它在命令和引导民事主体实施行为方面的作用很不明显。因此,人格权规范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对行为的具体指导,而在于对人格权的宣示。正因为它对人格权的宣示意义,人格权规范的表达以"民事主体享有人格权"为主。从法律解释角度来看,其他的人格权规范表达大多可以根据逻辑关系从中推导出。因此,如果有些人格权规范在表达上没有特殊价值,那么可以将其删减。在民法典体系中,人格权规范需要进行专门规定。但是,由于它对人格权的宣示意义以及法条之间关系所导致的精简程度,最好将人格权规范置于民法典的总则部分。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格权规范 民法典 行为规范 法条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对人格权的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民法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将人格权纳入民事立法,不仅是世界的立法趋势,而且也是我国学界的共识。1然而,如何对人格权进行立法,分歧却很大。其中,以在民法典体系中如何对人格权规范进行编排的争议最为激烈:有些学者主张在民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李永军;;论我国人格权的立法模式[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3 张新宝;;我国人格权立法:体系、边界和保护[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4 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5 马俊驹;;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2007年05期
6 易军;;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J];法学;2011年08期
7 薛军;;非典型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模式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9 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10 柳经纬;民法典应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尤佳;;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以对人肉搜索行为的民法规制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王雷;;不真正连带责任与其他侵权责任形态的关系及适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丽莉;;从范曾名誉权案看名誉侵权的构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2 熊,
本文编号:708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0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