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合同法的修改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合同法的修改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之间或者个人与个人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或业务来往关系,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有条不紊的发展,合同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合同立法的恢复到成为民法中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合同法的存在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的合同立法的修改和完善具有非常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要求相关立法部门将这部分的工作内容作为工作的重点。
【作者单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我国 合同法 修改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着重规范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违反合同的责任及各类有名合同等问题,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契约,在市场经济中也作为最常见的商品交换法律形式,合同法为经济交易关系提供了准则,同时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军;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质疑[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邦铺;论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J];成都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黄雀艳;;试论CISG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4 王丹;;浅谈我国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制度[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 李燕芳;;对新《合同法》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质疑[J];福建法学;2001年02期
6 史振郭;关于不安抗辩权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中原;合同期前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8 洪乐为;;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隐性重合和冲突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9期
9 张璋;;对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批判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10 汪虹希;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应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2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萍;;恪守诚实信用,,实现社会和谐——论我国合同法诚信缔约义务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05年12期
2 陈慧娟;唐福齐;;论我国合同法上期前违约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3 张小平;张芳;;国际统一合同法与我国合同法之比较及其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 李鸿;;我国合同法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比较分析与适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楼秋然;;我国合同法下未成年人缔约能力的研究——以英美合同法为借鉴[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6 梁文;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合同法制的完善[J];广西法学;1995年04期
7 李春霖;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J];法学杂志;1999年05期
8 杨连专;我国合同法的价值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我国合同法的发展历程[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2期
10 ;我国合同法的发展历程[J];湖北政报;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丽丽;企业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韩世远;法定抵销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廖云英 法官;呼机丢失服务费怎么办[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刘丽萍 喻玫;数量不当履约效力浅析[N];法制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黄冠;银行医院刁难公众,如何不再重演[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郭敬波 宋长青;ETS“重考门”涉及哪些法律问题[N];检察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范传贵 本报通讯员 朱先明;酒后耽误出国行程 诉宾馆未尽“叫醒”义务[N];法制日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债权人拒绝受领权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钱军邋梁文珠;如何认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违约金的约定[N];天津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尹志君;论合理预见规则在我国合同法中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2 冯博;论根本违约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3 崔放;论电子商务对我国合同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4 马胜;我国合同法中鼓励交易制度的适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丁璇;我国合同法及其理念的发展[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王凯;论海运中途停运权[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陈惠云;对违约金存在价值及适用问题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7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