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论
本文关键词:行政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论
【摘要】: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诸多缺陷:从行政机关自身看,行政机关拥有的强势地位使其不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否则可衍生出诸多不正常的行政现象;从法院方面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破坏了审判的独立性,不利于公正地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从污染企业角度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掩盖了政府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不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所以,应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赋予公民或民间非政府组织而不应赋予行政机关。
【关键词】: 行政机关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分类号】:D925;D92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对于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观点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支持论者占据较大的优势,他们认为行政机关拥有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建淼,邢益精;公共利益概念透析[J];法学;2004年10期
2 叶勇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路玉中;;也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3 尹腊梅;论环境权的要素及与其他权利的界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作全,苏永生;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贾引狮,骆鑫;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与法律制度创新——一种法律经济学观点[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曾军平;;集体利益:一种理论解说[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7 谷人旭;李广斌;;区域规划中利益协调初探——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8期
8 汪习根,汪火良;论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杨峰;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如何确定[J];法学;2005年10期
10 梁经成;健全参政党政治参与机制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戚道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浅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桑硕;;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梁军峰;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洪杰;论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8 单一;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贺少锋;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钮海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讨及其在我国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钱静;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雷海平;建立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煜红;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5 颜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陈秋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杨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吴润松;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和程序设计[D];安徽大学;2006年
9 沈月;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胡庆翠;试论我国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行政公益诉讼[D];安徽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燕;论民众诉讼[J];法学;2001年04期
2 陈卫东,刘计划;公诉人的诉讼地位探析——兼评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审判监督[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6期
3 王红岩,王福华;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4 赵许明;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江伟;徐继军;;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2006年06期
6 别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葛洪义;论法的生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行政伦理学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送法下乡》导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高一飞;;评黄静案中的媒体与司法[J];法学;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灿发;;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J];环境经济;2006年Z1期
3 夏云娇;王国飞;;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律师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4 林秋;;试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J];世纪桥;2008年20期
5 张慧;;环境公益诉讼之适格原告及其争议[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6 李华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J];中国审判;2009年04期
7 仇永胜;何宁;;环境公益诉讼属性的行政法学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1期
8 谢丽珍;;环境公益诉讼被害人权益救济的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9 刘雪莲;;试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陶卫东;;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探究[J];中国检察官;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式军;田捷;;环境公益诉讼基本概念、范围的界定与原告类型的设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杨春梅;;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琪雪;许玲;高勤琴;;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桑硕;;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10 秦天宝;汪玲霞;;浅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确定——从水污染防治出发[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项目律师 高洁;环境公益诉讼与环保法庭的生命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银胜;用法律撑起碧水蓝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记者 魏如松 通讯员 吴春萍 胡娜 实习生 陈蔚林;公民有权控告污染环境行为[N];海南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6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应提上法律议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晏耀斌;环境公益诉讼破局 大企业仍难撼[N];中国经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曹小武 通讯员 欧阳晶;环境公益诉讼路有多远?[N];江西日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晓锋;海南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李雄;从“康菲”事件看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兴祥;论行政法上的合法预期保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邵新怀;行政规章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欢;行政解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春燕;中国公共听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毕可志;利益平衡机制的行政法表达[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党;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及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欣;行政赔偿程序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富荣;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诉讼法解释路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胡晓莲;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其立法保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妮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英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破冰”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8 贾璧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2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4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