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
【摘要】:公民环境权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基础,它是一种有别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新型的权利,与前三者权利相比,它有着更加新鲜、丰富的内涵。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公民环境权从被提出之日起到现在,其相关理论在环境法学研究领域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这些关于公民环境权的争议是环境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必须先谈谈公民环境权的相关理论,要从公民环境权的产生、概念、内容等等方面对它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期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是指在一国的法律体系内对公民环境权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就是在宪法以及各个部门法中对公民环境权做出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关公民环境权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构建起完善的环境法体系的活动。在国外,对公民环境权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已卓有成效;在我国,由于经济、政治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公民环境权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研究起步较晚,使得我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到目前仍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我国许多学者在吸收外国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为我国的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研究提供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在阐明、论述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进行研究探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行文如下: 第一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基本理论。首先从公民环境权的涵义及特点入手,阐明公民环境权的概念与内容等;然后对公民环境权的性质及争议进行探讨,并对当前公民环境权性质的不同看法进行剖析;最后在阐述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意见分歧并做出评析。 第二部分:本部分主要介绍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首先指出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三个意义:一是体现法制完备,二是国民尊严和福利的体现,三是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现;然后从两个方面阐述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的发展趋势:一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更新,二是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实有权利的转化。 第三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模式及借鉴。首先从国际宣言、条约、协定等文件中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和各国国内法对公民环境权的配置两方面介绍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接着介绍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四种模式;最后在对四种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对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研究的有益借鉴。 第四部分:本部分是总结分析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与困境。首先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分析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现状,具体表现在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规范的环境保护规定中;然后在对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体系存在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公民环境权尚未明确、具体化,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紧接着从公民环境权的主体、内容、客体,以及环境概念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理论层面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公民环境权的公益性与私法的个人权利本位理念的冲突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实践层面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本部分针对上述现状与困境,提出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途径。首先从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遵循的基本原则着手,提出三个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沟通与协调原则;然后在综合考虑一国法律体系内效力等级因素基础上,对公民环境权在宪法中的配置提出建议;接着再从实体法的角度出发对公民环境权在环境基本法及环境保护单行法、民法等部门法中的配置提出建议;最后是公民环境权之程序法配置的建议。
【关键词】:公民环境权 人权 法律配置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2
- 一、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基本理论12-19
- (一) 公民环境权的涵义及特点12-14
- 1、公民环境权的涵义12-13
- 2、公民环境权的特点13-14
- (二) 公民环境权的性质及争议14-16
- 1、公民环境权的性质14-15
- 2、对公民环境权性质不同看法的剖析15-16
- (三) 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涵义16-19
- 1、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基本涵义16-17
- 2、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意见分歧及评析17-19
- 二、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19-24
- (一) 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意义19-21
- 1、法制完备的体现19
- 2、国民尊严和福利的体现19-20
- 3、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现20-21
- (二) 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发展趋势21-24
- 1、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更新21-22
- 2、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实有权利的转化22-24
- 三、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模式及借鉴24-28
- (一) 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24-26
- 1、国际宣言、条约、协定等文件中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24-25
- 2、各国国内法对公民环境权的配置25-26
- (二) 域外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模式26
- (三) 评析及借鉴26-28
- 四、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及困境28-33
- (一) 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及缺陷28-30
- 1、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现状28-29
- 2、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存在的缺陷29-30
- (二) 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困境30-33
- 1、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理论面临的困境30-31
- 2、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实践面临的困境31-33
- 五、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的途径33-41
- (一) 公民环境权法律配置遵循的基本原则33-35
- 1、可持续发展原则33-34
- 2、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34
- 3、沟通与协调原则34-35
- (二) 公民环境权之宪法配置35
- (三) 公民环境权之实体法配置35-39
- 1、公民环境权之环境基本法及环保单行法配置35-36
- 2、公民环境权之民法配置36-37
- 3、公民环境权之行政法保障37-38
- 4、公民环境权之刑法保障38
- 5、其他法律规范中公民环境权之配置38-39
- (四) 公民环境权之程序法配置39-41
- 1、现有的程序法调整39
- 2、关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39-41
- 结语41-42
- 注释42-47
- 参考文献47-50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杨朝霞;;论环境权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中国环境法学向何处去[J];研究生法学;2009年03期
3 张世增;关于在我国立法中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4 李艳芳;环境权若干问题探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5 冯靖雯;环境权及其法律制度设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朱全景;;法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的法律分析[J];法学杂志;2007年03期
7 徐祥民,张锋;质疑公民环境权[J];法学;2004年02期
8 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吴一博;;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及其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10 周训芳;环境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J];时代法学;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圣礼;论环境法律主体与客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庆今;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萱;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困境及出路[D];清华大学;2003年
3 赵国勇;环境权法律化的反思——以权利法律化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梅;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方式[D];中南林学院;2004年
5 王润涓;论环境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李寒冰;环境权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邵海;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与法律回应[D];重庆大学;2005年
8 顾呈坤;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及其法律回应[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丽琴;公民环境权民法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刘莎;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实现[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0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6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