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3:28

  本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地方立法 探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一起,做到五位一体。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在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下,同时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资源型城市发展要在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基础上,全面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加强环境监管行政执法力度,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地方立法 探究
【基金】:上海市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资助项目(沪教民201210C)
【分类号】:D922.6;D922.29
【正文快照】: 循环经济就是资源循环型经济,是新的经济思想,也是被日渐认同和接受的全新理念。我国2009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做出界定。即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活动的总称。其科学内涵主要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提高资源的再生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凡;;从唐山市发展看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J];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2 赵俊平;;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年19期

3 姚玉舟;;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8年26期

4 刘星;;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9期

5 邱晨;陈利根;;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辰;;论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凸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何跃军;;法理考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起点[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4 刘建钢;;绿色消费权与绿色税制的法律定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玉平,罗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中日法的比较为中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胡佳;;浅淡中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唐荣智;孙莹莹;;论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黄锡生;段小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柯坚;;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系统论方法的分析与检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继恒;;协调发展原则的扩张性解释[J];创新;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斌;吴亮;陈宇;赵彬;;以法治视角审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2 周林彬;冯曦;;绿色贸易壁垒机制下的环保策略与法律措施——一种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思路[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周琛;;环境标志立法保障探微[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房燕;;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钱水苗;范莉;;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燕;;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浅析——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原笑;施燕;苏倪;;试论水污染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冷罗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理性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欧阳澍;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孙莹;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胡胜国;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巩勇;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巫锡平;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崔姗;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宁宁;中国濒危物种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裴兴玉;企业破产情况下的环境侵权责任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武奕成;生态文明视野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谢海波;论破产公司的环境民事责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芳纳;环境资源“公共悲剧”的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2 叶雯,刘美南;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2期

3 陈晨;循环经济:构筑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4 孙佑海;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5 袁俊斌,王恩德,叶永恒;重工业城市(抚顺)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例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6 童 亮;论循环经济的立法必要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沈耀良;循环经济——原理及其发展战略[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2期

8 周珂,马绍峰,姜林海;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2期

10 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凯;[N];人民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庄;;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5期

2 王冬梅;;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8期

3 晏晓婧,曲道凯,胡斯亮,曹晓凡,叶轶,李希昆;昆明市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初探[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4 宋长生;;积极探索新路子加快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10期

5 熊明根;;福建循环经济地方法制建设之管见[J];能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6 王冬梅;;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7 石俊亚,蒋海洋;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铜陵转型——“循环经济中国行铜陵专题调研暨研讨会”简述[J];人民论坛;2005年11期

8 汪波;尚瑞;;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选择[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9 李东升;;资源型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选择——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鹤壁为例[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卓永芳;;以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淮北市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颖;;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应构筑循环经济社会机制[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探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鞠松涛;钟玉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型城市(抚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赵俊平;;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樊燕萍;牛冲槐;;循环经济——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8 暴婕;;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以大石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王金秋;;坚持“生态立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红 文晶;安徽铜陵:资源型城市走出循环经济新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健生;资源型城市抬高招商门槛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江楠;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N];今日信息报;2008年

4 中共甘肃省白银市委书记、白银市市长 张景辉邋袁占亭;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洋;让蓝天沃土成为永恒的不动产[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春霞;循环经济助资源型城市转型[N];中国煤炭报;2008年

7 李新民;三门峡: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之路[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孙雪梅 孙武志;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政策思考[N];鸡西日报;2007年

9 项磊;循环经济让资源型城市重现活力[N];中国环境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呼涛;降耗减排:一个“煤城”循环经济转型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4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俊年;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杨飞;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华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韩晓咏;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翟新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李喜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蒋立荣;资源型城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程建方;当代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9 刘姗姗;资源型城市焦作产业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司帆;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3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63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