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价改革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7:03
本文关键词:我国电价改革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电力作为能源耗费和排放污染物最多的行业之一,其进行节能减排意义重大,而电价制度作为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制度,其对于电力行的节能减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电价改革,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用电的意识,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因此本文着重在对我国电价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建立合理完善的电价制度,充分发挥电价节能减排的杠杆作用。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对我国电价制度进行研究。宏观上,对我国关于电价的立法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构建一法律框架,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微观上,分析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形势,总结我国现已实施的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电价制度的经验教训,指出现在电价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电价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优化,建立系统的电价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主要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电价概况。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我国《电力法》上对电价的具体定义,分析了电价与价格法的关系即电价是否受价格法的调整,整理了我国有关电价的法律体系,以及简要介绍了我国现今电价的监管体制。 第二部分:我国电价改革历程。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从80年代至今,我国电价经历的四个阶段:还本付息阶段、经营期电价阶段、“厂网分开”独立性电价阶段、节能电价阶段。具体分析了各个阶段电价的优劣,并对我国电价改革趋势做出了预测。 第三部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几种电价。这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中我国现行的与节能减排有关的几种电价制度。 第四部分:国外相关电价制度的实施状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法国、日本阿根廷等国家的电价制度,,以及它们的电价制度对节能的贡献。 第五部分:我国现行电价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电价制度的缺陷。宏观上存在的问题是:作为调整电价的基本法律《电力法》已严重滞后于现实,其他有关电价的法律效力层次太低;各具体电价机制缺乏协调性,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微观层面主要分析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的缺陷以及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中各个具体电价措施的缺点。 第六部分:借鉴国际经验我国电价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电价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毛日峰;;市场化·竞争化·合理化——英国、德国电价改革考察报告[J];江西政报;2001年21期
2 王骏;;电价改革“止步”行政审批[J];w
本文编号:1179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7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