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14:23

  本文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法律机制 产权 公共财政途径 碳汇贸易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自然界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国家在现有森林中划出公益林以满足国土保安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性需要。199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中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这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学者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上是通过对特定行为主体进行经济补偿的手段来达到维持和改善森林生态效益的目的。以环境法学视角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应将生态安全、环境权、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正义等理论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以产权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明确界定作为前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涉及到的我国林业产权问题,即林业产权限制,主要是指法律规则对林权的不合理限制或者不合理规定。因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首先应当是林权主体,并以此来完善我国的林业产权制度。在确定补偿标准时,除了考虑投入成本与机会成本外,还应以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作为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评价标准。 从全球范围看,森林碳汇交易是一个正在演进中的新兴市场,国际环境法已开始考虑在生态环境承受力范围内来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问题,全球范围内将出现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换机制的建立,将给林业带来真正的历史性变化。碳交换机制的形成给林业带来的大量收入,正好可以弥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共财政途径资金不足的弊端。这为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造了机遇。 我国应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对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公共财政补偿途径进行优化,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明确界定集体和其他非公有制林权主体的权利边界,为生态效益补偿提供较为完备的法律依据;第二,慎重确定公益林规模,对公益林足额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第三,抓住我国在森林碳汇国际交易方面的机遇与潜力,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集更多的资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2.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孝辉;;草原地役权之存在合理性分析[J];理论月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博;集体生态公益林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3 葛俊宋;完善新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苗苗;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邓立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陆维研;中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镜;岷江上游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山丹;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雪;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地恢复补偿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96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96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