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管理和立法存在问题及生态化完善
本文关键词: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管理和立法存在问题及生态化完善
【摘要】: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所使用的对象——岛域,并不是单纯指海岛的土地资源,而是指海岛及周围各种资源的整体。用"无居民岛域使用权"这一概念来代替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这一概念,更符合这一权利的特征。无居民海岛是生态物,不同于传统民法上调整的物的概念。生态物不是人所直接支配控制的物,生态物所具有的生态利益是所有生命体的整体性的利益。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测量面积时使用的海岸线,在管理和立法上应明确以平均低潮线为准。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国家海洋局于2011年4月12日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无居民海岛由前期单纯的保护转向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新时期。2011年11月8日,宁波龙港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益民拿到全国颁发的第一张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这标志着无居民海岛面向社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治霖;;无居民海岛所有权辨析[J];环境保护;2009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徐兵;论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许石慧;;试论监管型政府的法治构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程乃胜;何谓法律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刘进;;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柳百萍;论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淑磊;;浅析行政裁量的控制——以行政裁量基准为视角[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叶勇;;政府流程:主题意蕴、现实检视与优化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金桥;;法治视阈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乐一;;论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黄伟新;;中国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俊飞;葛勇德;;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7 高峰;量能课税原则与当代中国税法改革的理念转换[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狄青;公司法领域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环境犯罪、环境刑法与生态利益[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梅宏;从法与利益的角度驳“调整论”之“调整”[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3 王刚;;环境法律关系客体新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吕晶;朱晨晨;;绿党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楚道文;;物权的生态化研究[J];政法论丛;2008年01期
6 郑太福;;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3期
7 罗念贞;;关于林业行政许可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3期
8 陈君;;论环境生态利益的刑法保护[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白平则;;我国环境刑法法益论析[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史玉成;论环境立法的终极目的——兼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宏齐;;浅论环保法修改背景下的环境权——以环境权主体界定为视角[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2 李丹;;海洋自然保护区立法基本原则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谢慧;;中国加入WTO后的环境资源法制改革[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5 樊英;;论环境资源法的独立性之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6 梅宏;;生态损害: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法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周冲;;论刑法中受保护动物的范围——从生态利益的独立性角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蒲俊丞;王江;;论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超;论生态正义[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东泓;人与狼的博弈[N];国际商报;2004年
3 顾大炜;关停生态林区石矿为何起风波[N];中国矿业报;2003年
4 欧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周训芳;《森林法》应修改为《林业法》[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6 记者 吴信华;生态园:有特色就有生命力[N];广东科技报;2002年
7 小飞;荷兰经济为何出现强劲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赵启文;推行绿色营销 发展绿色经济[N];云南政协报;2000年
9 朱四倍;“绿色”GDP离我们有多远?[N];工人日报;2003年
10 白益民;必须注重提升增长质量[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春荣;生态政治的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马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永宁;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李焰;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效力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王姝丽;论我国环境刑法法益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婧;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对外贸易生态利益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叶剑;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D];厦门大学;2000年
5 王婷;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之目的及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郜永昌;农地使用制度的法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谷海霞;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梓;环境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民法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刘兆兴;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6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9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