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侵害救济中的困境及法律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07 04:15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侵害救济中的困境及法律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侵害 法律对策 救济 环境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引发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环境侵害是现代环境损害行为之一。与传统的环境侵权不同,环境侵害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正是其独有的内涵和性质决定了环境侵害救济必然与传统的救济途径有所区别。中国的现行立法往往忽视了这些区别,依靠传统的救济途径来解决新兴的环境问题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其结果必然导致公民的环境权益和公共的环境权益难以得到妥善的保障。因此,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侵害救济制度就越发显得迫切与重要。 我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害救济制度的全面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也不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环境侵害救济法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侵害救济制度的法律对策。具体而言,由于环境侵害行为的特殊性,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已经难以满足环境侵害损害赔偿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进而完善我国因果关系理论,为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其次,加强环境侵害救济中的行政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府环境责任规定,合理划分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执法权限,保障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具备充分的各种资源来履行其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领域中的积极作用。第三,在司法救济领域中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切实保护环境公共权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生态文明。最后,建立健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保护受害者利益,降低企业环境管理风险,增加社会抗风险能力,保障正常社会秩序。总之,文章立足于中国实践,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当前我国环境侵害救济在环境法理论、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社会与保险救济四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及相关的立法建议,为我国环境侵害救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8;D9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泉生;;环境侵害概念初探[J];环境;1994年07期

2 周利华;矿业环境侵害特征、行为及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3 刘颖;徐琼华;刘本江;;环境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J];环境;2002年01期

4 练琪;;环境行政补偿制度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毋晓蕾;;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小勤;;论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诉讼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9期

7 沈燕峰;何妤;;论环境侵害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2期

8 贺金梅;戴为民;;从工业企业环境侵害看我国环境立法[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2期

9 刘小勤;;论我国环境侵害非诉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前沿;2006年07期

10 周利华,贺建清;矿业环境侵害行为分析[J];矿冶工程;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新;;完善环境群体性纠纷司法救济机制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锴;周辉;;试论建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李恒远;;依法保护环境 律师大有作为[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4 杨爱林;;论环境权[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党江舟;莫神星;;从玉林大气污染损害赔偿案,谈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追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6 田红梅;;试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7 罗丽;;日本日照妨害救济法理及对我国的启示[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邸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杨冬香;;农民环境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祥民;吕霞;;环境责任“原罪”说——关于环境无过错归责原则合理性的再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超邋金晶 通讯员 查兴田;贵州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宣判[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王明远;环境侵害排除与利益衡量[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李新会;环境侵害适用无过错责任 导致污染者承担举证责任[N];法制日报;2003年

4 黄金龙;加拿大强制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王利明;制定侵权法是检验民法典体系科学性的标尺[N];检察日报;2008年

6 江苏省射阳县环保局 周长军;先查责任再补手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高杨;民企应把“生态化”内涵植入经营理念[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张鑫;环境公益诉讼启动钥匙该谁拿[N];法制日报;2005年

9 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李名丽;耿马糖业“三废”变“三宝”[N];云南日报;2006年

10 王茜;避免儿童患癌症养成“绿色”习惯[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时;我国环境侵害救济中的困境及法律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冯梅;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李冬;论环境侵害私力救济的法律调控[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晓莺;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付盈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岑;我国人权保障之宪法救济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张煜红;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宏;1920年上海米荒中的社会舆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啸尘;煤矿事故伤亡法律救济体系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谢慧;环境污染纠纷救济措施完善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1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61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