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本文关键词: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出处:《法学杂志》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庭 环境诉讼 环境司法专门化 环境纠纷替代解决机制
【摘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国环境司法出现一个新趋势,即环境司法专门化,环境案件被集中于专门的环境审判机构审理。这种纠纷处理模式的建立伴随着环境案件管辖权、环境纠纷审理规则、审判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纠纷处理方式以及案件管理方式等的调整和创新。环境司法专门化有力促进了环境法的司法化,也促进了环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是环境司法专门化也面临许多困难及挑战,环境法庭并不是环境纠纷解决的唯一场所,也未必是最好的场所,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建立环境法庭及其运作规则。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项目“生态利益法律保护的理论和制度构建”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2.6;D915.2;D916.2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后,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趋势出现,表现为大量的专门审理环境纠纷的机构涌现,至2009年环境专门审判机构已经多达数百个。①这些机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设在法院系统内,性质属于司法机构。这类机构又分为:(1)独立的环境法院,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土地与环境法院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挚萍;;环境公益保护视野下的巴西检察机构之环境司法[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2 李挚萍;;美国佛蒙特州环境法院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范纯;;巴西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2 卫乐乐;徐占国;;巴西环境犯罪法评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9期
3 梅宏;胡晓莲;;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其立法保障研究[J];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01期
4 朱媛媛;梅兴吉;严海杰;;浅析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现状与完善——兼论设立环境警察的构想[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方亮;我国环保法庭(院)设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婉婕;论我国环境法庭的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一诚;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庭[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瞿年生;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沈忱;论我国环保司法审判机关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经胜;有关巴西政治转型进程的几个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03期
2 丁晓华;澳大利亚的土地和环境法院[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冯俊扬;[N];西部时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文;;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0年10期
2 吴建军;;浅析环境诉讼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3期
3 徐祥民;凌欣;陈阳;;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4 赵蓓;唐伟;姜独yN;;环境法医学在我国海洋溢油环境诉讼中的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3期
5 邓小云;;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告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林广海;辜恩臻;;完善诉讼制度,为环境诉讼保驾护航[J];绿叶;2011年08期
7 史玉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8 齐树洁;;环境诉讼与当事人适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郑贤宇;;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和出路[J];商场现代化;2011年02期
10 徐焕茹;;关于环境诉讼的几个问题[J];重庆环境科学;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曹明德;王凤远;;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兼论中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及主要困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勇;;环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邓小云;;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谢伟;;浅析环境诉权概念的内涵[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王灿发;;环境维权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杨雅妮;;环境诉讼中正当当事人问题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田红梅;;试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西武;环境诉讼启动难问题亟待破解[N];法制日报;2011年
2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杨素娟;《侵权责任法》对环境诉讼有何作用?[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孙瑞灼;环境诉讼基金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陈媛媛;中美环境公益诉讼都不容易[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何忠平;一个环境诉讼困境样本:黄磷厂周边的那些人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本报记者 秦旭东;“被告资格”受质疑 审理延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练洪洋;充分保障民权方能破解环境困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徐光明;仗司法利剑 保青山绿水[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刘树铎;用法律手段建立公众参与环保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胡延玲 秦玉娈;让“人人有责”拥有法律根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婉婕;论我国环境法庭的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霍娟;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建波;环境诉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李敏;我国诉讼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学侠;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D];湖南大学;2008年
6 马晓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7 赵斌;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黎群英;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08年
9 王晓芳;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与环保民间组织[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王丽娜;环保非政府组织法律地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9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2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