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梏与突破:解决农村争水纠纷的制度资源探析
本文关键词:桎梏与突破:解决农村争水纠纷的制度资源探析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村争水纠纷内生于农村复杂的矛盾网络体系。分水和争水的制度、实践与冲突一直韧性存在,具有历史延续性。解决农村争水纠纷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其原因在于水资源和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存在相对和绝对短缺。我们必须多方探析制度资源,水费制度可以转移和适度化解农户之间争水纠纷,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和发挥宗族的积极因素可以有效促进争水纠纷的解决,水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及其功能的发挥,最有可能从权利配置层面预防乃至解决争水纠纷。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
【分类号】:D922.66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围绕着农村水资源的相关问题,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展开了诸多研究,分水与争水的事实与制度问题或者被从地方志的“水利叙事”中导出梳理,或将其从水利作为农村村民的实践活动中抽象,折射出水利秩序的历史延续与村庄秩序的生成与沿革的内核。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桦;刘超;;农业水费的社会功能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王宗玉;;不正当低价销售行为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徐卫;;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抑或新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姜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水资源权限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郭莉;崔强;;乌江流域农业水权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徐海龙;韩雨珈;谷德贤;马志华;乔秀亭;;完善渔业权立法的关键内容讨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8 于君刚;;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汉中市部分县区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9 赵晓力;;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10 赵晓力;;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史晋川;姚如青;;所有权与先占行为的挂钩和脱钩——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案例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姚如青;;放松管制和扩大占有——基于杭州市区推行征地留用的案例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衣文静;;判决错误对诉讼与守法的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周晓唯;;量刑均衡化分析——一个规范量刑的法经济学思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丛中笑;;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晓红;;论公众集体节能的行动逻辑[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卢慧;浅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爱超;论我国寿险资金投资的法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宇;论水权交易和政府对水权交易的调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辉军;论形象权[D];湘潭大学;2009年
9 贺湘君;论出版者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柳朋明;专利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昒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年03期
2 曾培炎;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02年3月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2期
3 胡继连;澳大利亚水权市场的形成与发育研究[J];调研世界;2001年11期
4 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08期
5 John R.Teerink ,Masahiro Nakashima ,刘斌,高建恩,王仰仁;美国西部水资源分配及水权[J];海河水利;2001年03期
6 李保刚,曹慧平;浅析中国水权制度的现状及经济学意义[J];海河水利;2002年03期
7 橡树;信息传递与官僚体制运行——读《叫魂》[J];开放时代;2004年02期
8 行龙;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6期
9 张康之;权力实现方式的变迁及权力制约[J];理论学刊;2001年02期
10 段友文;平水神祠碑刻及其水利习俗考述[J];民俗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邵益生;[N];中国建设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怡勇;;试论水权的物权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晶;;水量与水权关系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6年09期
3 祝叶舟;;论水权的概念及法律性质[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4 任丹丽;;论水权的性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黄莉娟;;试论我国物权法中水权体系的构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6 谢文俊;;论水权流转的中国语境[J];攀登;2007年02期
7 邓春山;;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水权与新的水权制度构想[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8 高芙蓉;中国水权法律制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柴方营;李友华;于洪贤;;国外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谢文俊;;论水权流转的中国语境[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彦;;浅谈水权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黄锡生;邓禾;;澳大利亚和美国水权制度的启示[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林厉军;;私法抑或公法——比较法下我国水权制度及其成因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寒冰;;水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水资源市场配置法律问题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才惠莲;蓝楠;黄红霞;;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洪耀勋;韩靓靓;吕晓惠;林冰;;浅谈资源水利与水权制度建设[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田亚平;;澳大利亚水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雷波;姜文来;刘钰;;流域水资源配置中水资源使用权的界定及其作用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建平;;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及与水权制度的关系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发挥水权制度的节水作用[N];经济日报;2011年
2 姚润丰;我国各地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形势严峻[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马生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权制度建设破解“聚宝盆”瓶颈制约[N];中国水利报;2010年
4 沈莉;水权制度的实施面临四大制约[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守秋;国有水资源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条件[N];中国水利报;2001年
6 黄秋洪;渴望水权制度[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浙江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 潘田明;引发的思考[N];中国水利报;2001年
8 傅涛(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水权制度的推进面临四大制约[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记者 桂冕;江苏“三条红线”严管水资源[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记者 营幼峰 张金慧;水权制度建设研讨会召开[N];中国水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淑君;我国水权制度架构与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5 夏建国;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钟华平;黑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合理分配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延辉;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宗明;秩序重构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上海大学;2005年
9 高倚云;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10 朱玉贵;中国伏季休渔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鹏;物权视角下水权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封锦;经济法框架下的水权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王新鲜;县域水资源使用权的动态分配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伟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5 吴玟;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制度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雷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资源开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徐晔;我国农村储蓄—投资制度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王立宏;水资源使用权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晓琴;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刘杰;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9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2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