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立法掣肘与破解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立法掣肘与破解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了控告权,赋予一切社会成员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但其他现行法律与之存在冲突、抵触,导致此项权利无法真正落实,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者主体资格难以保障,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将公民、社会团体等排除在起诉者主体资格之外,没有真正回应社会各界的期望,全面开放环境公益诉讼起诉者主体资格。
[Abstract]:Article 6th of our countr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stipulates the right to sue and endow all social members with the right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However, other existing laws conflict with it,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implementation of this right. The subject qual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newly revised Civil procedure Law establishes th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but excludes citizen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 on from the subject qualification of the prosecutor. There is no real response to the expectations of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fully open th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secutor subject qualification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突发事件中的手机舆情生成及对策研究”(12XJA860002)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2009年度课题“环境犯罪公益诉讼起诉者保障研究”(FZFK09-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D925.1
【正文快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各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理应人人得而诉之,这便是环境公益诉讼得以产生的理由。按照社会的共识,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一切自然人、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2 唐艳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的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研究》述评[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3 谢丽珍;;环境公益诉讼被害人权益救济的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4 史佳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4期
5 郑贤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6 李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地方实践及其制度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7 查全红;;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8 李靓;;农村环境污染制度性因素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9 吴满昌;罗薇;;云南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孰是孰非?——以环境证据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1年14期
10 蒋颖;;公共环境资源不容侵害——云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始末[J];致富天地;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守秋;;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建立健全防治环境风险的法律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杨春梅;;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琪雪;许玲;高勤琴;;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桑硕;;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孙瑞灼;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孙瑞灼;让公众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赵正辉 丁柯佳;环境公益诉讼 破“零”后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唐丽英;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 制度构建[N];江苏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燕 张慧鹏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 罗春;环境公益诉讼:为了碧水蓝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项目律师 高洁;环境公益诉讼与环保法庭的生命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银胜;用法律撑起碧水蓝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值得期待[N];黄河报;2010年
10 杨建学;谁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华;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妮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曹英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破冰”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6 贾璧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利明;建立我国资源管理环境公益诉讼的路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曹彦超;浅议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路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7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8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