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损害赔偿中的环境价值实现——经济学与法学视角的审视
本文关键词:污染损害赔偿中的环境价值实现——经济学与法学视角的审视 出处:《环境保护》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价值 污染损害赔偿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 环境私益 环境产权界定
【摘要】:污染损害赔偿是环境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经济学和法学视角,对污染损害赔偿中环境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和我国污染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建议以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污染损害评价制度为基础,通过构建完整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体系,全面推进污染损害赔偿中环境价值的实现。
[Abstract]:Pollution damage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environmental value realization . In this paper , the key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value realization in pollution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the obstacles existing in pollution damage compensation in China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d law ,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 in pollution damage compensation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promoted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amage evaluation system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1B01,遗传资源经济监测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支持
【分类号】:D922.68;D923;X196
【正文快照】: 污染损害赔偿中环境价值的缺失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425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56亿元,污染事故赔、罚款总额仅为3.18亿元(图1)。2009年突发环境事件418次,直接经济损失达4.34亿,赔、罚款总额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明远;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介评[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建伟,刘芳;完善无过错责任在环境侵权领域中的运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陈君;;关于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晋海;周龙;;德国环境责任法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及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J];东南学术;2014年02期
4 纪文;环境民事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5 李凤南;;从立法和司法层面浅析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07期
6 童光法;;举证责任倒置抑或因果关系推定——对《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解释分析[J];清华法治论衡;2014年03期
7 常纪文;无过错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限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8期
8 冯娇雯;;论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红梅;;论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基于比较法视角的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冬梅;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上的环境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郑文琳;国际水道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杜鑫磊;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小燕;推进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曲俊鹏;破产公司环境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秀艳;多层次环境责任机制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7 冯娇雯;论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毕修凯;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周彦;我国企业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张丽芳;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莉;噪声污染损害赔偿案[J];环境导报;2003年15期
2 赵爽;隋旭东;;对建立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的探讨[J];天津航海;2009年01期
3 米岚;王晓川;;关于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救济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陈武祥;;《燃油公约》对完善我国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的作用[J];中国水运;2009年08期
5 陈武祥;;《燃油公约》的实施对建立和完善我国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的作用[J];中国海事;2009年11期
6 袁雪;;论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J];学术交流;2011年02期
7 ;环保部:抓紧研究污染损害赔偿标准[J];大众标准化;2009年02期
8 朱骏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行政处理程序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3年02期
9 周杰;如何打渔业污染损害赔偿官司[J];环境导报;2003年01期
10 杨正杰,季远军;我国船舶油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的初探[J];世界海运;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志文;李原;;船舶突发事故污染损害赔偿机制之我见——建立统一的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体系[A];船舶防污染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乔冰;;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探讨[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3 乔冰;;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4 孔祥昆;;国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跟踪研究和我国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分析[A];2008年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实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立新;;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6 党江舟;莫神星;;从玉林大气污染损害赔偿案,谈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追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王江;梁艳凤;;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探究——以美国超级基金法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丘国堂;;浅谈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以案说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永军;如何确定污染损害赔偿[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办法将制订[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郄建荣;污染损害赔偿立法亟待破冰[N];法制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董克伟;我国污染损害赔偿立法亟待完善[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孙佑海;我国污染损害赔偿立法并非从零起步[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郄建荣;中日韩专家会诊污染损害赔偿[N];法制日报;2007年
7 张莹;我国制定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俊;从源头降低污染事件发生率[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唐正高;要遏制污染的“两个转移”[N];中国化工报;2005年
10 胥树凡;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敬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茂福;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欣颖;海上石油开发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王同林;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晓涛;我国船舶燃油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张小龙;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李月;钻井平台污染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9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9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