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专门环境诉讼的内涵界定与机制构想

发布时间:2018-01-14 20:06

  本文关键词:专门环境诉讼的内涵界定与机制构想 出处:《法学评论》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规模环境侵权 专门环境诉讼 内涵 机制


【摘要】:在环境风险时代,环境纠纷频繁发生且引发群体性侵权,这拷问与冲击了当前的环境侵权诉讼机制,且提出了专门环境诉讼的机制需求。专门环境诉讼是一种独立于传统三大诉讼的全新的诉讼类型,该机制体系应当包括环境诉讼主体的扩大化、环境诉讼的目的明确化、环境诉讼的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的特定化、环境诉讼程序机制的针对性以及在环境诉讼责任承担中增设大规模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基金等内容。
[Abstract]:In the age of environmental risk, environmental disputes occur frequently and cause group infringement, which tortures and impact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tort litigation mechanism. The special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s a new type of litig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traditional three major litigation. The mechanism system should include the expansion of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s clear, the object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and the specificity of litigation request. The pertinence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procedure me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arge-scale relief fund for environmental tort damages in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liabilit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D925
【正文快照】: 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外以更加密集的频率爆发突发环境事件,均引致了大范围内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和大范围不特定多数主体的权益损害,这是当代社会一类典型的大规模侵权现象。“大规模侵权”作为一种描述性概念,指称的是涉及大量受害人的权利和法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新宝;岳业鹏;;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基本原理与制度构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张新宝;;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3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应对大规模侵权的举措[J];法学家;2011年04期

4 刘超;;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5 齐树洁;;环境诉讼与当事人适格[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张红;;大规模侵权救济问题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J];中国法学;2009年04期

8 朱岩;;从大规模侵权看侵权责任法的体系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4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5 崔金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法解释与制度构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1期

6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孙明娟,安喜厌;论环境侵害救济的社会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何艳梅;;跨国污染损害赔偿法律规则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9 刘辉;马文哲;周莹莹;;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玉平,罗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中日法的比较为中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赛;蓝楠;;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许飞琼;;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4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萌;;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完善——民事公力救济的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汪海燕;;林权改革视域下盗伐林木罪犯罪客体的反思[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韩从容;;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从“风险预防原则”的角度[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齐晓霞;药害事故防范与救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杜鑫磊;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陈晓环;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柳琳;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扈现奎;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制度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阳珊;集团诉讼引入我国证券群体诉讼可能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雳;;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反思[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秦天宝;中美公民环境诉讼比较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3 粟榆;;责任保险在大规模侵权中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9年01期

4 齐树洁,郑贤宇;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司法;2005年03期

5 周旺生;论法律利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王生智;;论群体性媒体侵权案件的诉讼模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朱岩;;大规模侵权的实体法问题初探[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8 石佳友;;当代侵权法的挑战及其应对——“侵权法改革国际论坛”综述[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9 杜承铭;论作为法学范畴的自由[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李浩;;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张铁薇;[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天宝;中美公民环境诉讼比较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2 吴勇;;程序正义的生态拓展——环境诉讼的价值分析[J];科技与法律;2005年04期

3 易先良;论环境诉讼中的证明——兼谈应当确立环境诉讼的被告举证原则[J];环境保护科学;1989年01期

4 吴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诉讼的更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袁华;;透视中美法律中的公民意识——对中美公民环境诉讼制度的批评性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邓一峰;;建立我国环境诉讼程序保障制度之构想[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2期

7 林广海;辜恩臻;;完善诉讼制度,为环境诉讼保驾护航[J];绿叶;2011年08期

8 邓小云;;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告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袁春湘;;浅谈我国环境司法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审判;2010年05期

10 司开玲;;农民环境抗争中的“审判性真理”与证据展示——基于东村农民环境诉讼的人类学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小云;;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湖北 公务员 木须虫;“成本负担机制”嶼平环境诉讼门槛[N];长江日报;2014年

2 肖天存 卢云云;环境诉讼缘何“不给力”[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马维辉;环境诉讼或暴增[N];华夏时报;2014年

4 孙瑞灼;环境诉讼基金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黄西武;环境诉讼启动难问题亟待破解[N];法制日报;2011年

6 陈媛媛;中美环境公益诉讼都不容易[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秦旭东;“被告资格”受质疑 审理延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建波;环境诉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李维驹;环境诉讼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梁璇璇;环境诉讼原告适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耀;环境司法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霍娟;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5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25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