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林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对策研究 出处:《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林权纠纷 自行解决 行政解决 仲裁解决 诉讼解决 多元化解决机制
【摘要】:林权纠纷,是指森林、林木、林区动植物等生物资源和林地资源的权属纠纷。主要表现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围绕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兼具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双重属性,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我国的林权纠纷解决方式由自行解决、行政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四种基本形式构成。其中,自行解决分为协商和调解两种方式,行政解决分为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诉讼解决分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缓的调解方式是目前我国解决林权纠纷问题所采用主要方式。 从具体实践中不难看出,我国林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对策存在专门性立法滞后,条款分散,系统性不足,基本原则不够全面,处理依据不够健全等法律问题,虽然在具体实践中各种解决方式能够通过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有效整合实现缺陷互补,达到表象上的理想状态,但依旧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一些显而易见的先天缺陷,如自行解决方式的随意性较强,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法律效力较低;诉讼解决方式的诉讼成本高、耗费时间长、相关程序复杂等。加之各种解决方式在程序和效力上的衔接不畅,严重影响着林权纠纷的妥善解决。 现阶段,应当立足我国国情,在完善专门立法、确立基本原则、健全法律依据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法律对策,将各种解决方式有机结合、有效衔接,以立法整合资源,以程序规范行为,以效力保障执行。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解决方式自身优势和功能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弥补各自的先天不足,在实践中相互转化,以确保林业资源权属的明晰,满足众多争议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林权纠纷的妥善解决,从根本上促进林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Abstract]:The dispute of forest right is the ownership disput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forest resources such as forest , forest , forest and plant , etc . It is mainly represented as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or parties concerned about the ownership of forest , forest and forest land , and the double attribute of civil dispute .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basic forms of dispute settlement , administrative settlement , arbitration settlement and litigation settlement . From the concrete practice , it is not easy to see that the legal countermeasure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of forest right in China has some leg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g of special legislation , the dispersion of the clauses ,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system , the inadequacy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lack of sound of the treatment . Although various solutions in the concrete practice can achieve the ideal state on the image , it is still more or less exposed to some obvious congenital defects , such as the high legal effect , the long time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evant procedures . At the present stage ,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 perfect the special legislation , establish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erfect the legal basis , put forward the legal countermeasures to construct the multi - resolution mechanism , combine the various solutions organically , effectively connect the various solutions , and make up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al basis . At the same time , it can make up for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larity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s , meet the diversified demands of the many dispute subjects , and realize the proper solution of the forest right dispute ,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economy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蕊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贵州省瓮安县的林改实践与林权纠纷为考察点[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2 周伯煌;付景新;;我国林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的困境及其突破[J];世界林业研究;2010年04期
3 陈文俊;;辽阳县林权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4 肖易儒;周训芳;;林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小东;;从一起行政官司所想到的——小议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J];湖南政报;1997年15期
6 顾寿山;;双岔乡人大组织代表视察林业基地建设[J];吉林人大工作;1999年07期
7 吴志文;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的调控体系[J];理论与改革;1996年06期
8 冉之;爱民乡无山火[J];安徽消防;1997年02期
9 段才一;突破所有制界限 深化林业改革[J];理论学习;1998年01期
10 王克;刘志柏;;不砍树 也要富——全省重点林区乡镇安福县章庄乡是如何保护林业发展非林经济的[J];江西政报;199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浅析林权纠纷的解决机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张爱琪;;集体林权纠纷审判实务中法律适用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李桦佩;欧丹;;集体林权纠纷行政解决的局限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张津;;浅析我国林权纠纷的成因及解决机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吴梅双;;林权纠纷ADR方式简述[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李晓军;;浅谈林业资源在林农增收中所发挥的作用[A];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窦建德;;宁夏的非木质林业资源利用与发展[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8 张幸福;;深化林权改革 发展碳汇林业——全面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开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方剑强;楼燕敏;彭瑞;童祥;;关于利用林业资源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的分析[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罗美英;;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玉溪林业持续发展[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樊宗成 王元辉;旬阳林权纠纷及时调处率达93.9%[N];安康日报;2010年
2 记者 朱婷玉;调解林权纠纷走在全省前列[N];六盘水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一诺;合江:林权纠纷尽付笑谈中[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范传贵 吴亚东 刘百军 本报通讯员 罗志龙;中国林改“小岗村”如何“无纠纷”[N];法制日报;2011年
5 李娜 记者 张兀;四川5县入选全国百强林改典型县[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 刘云云;5县入选全国百强林改典型县[N];四川日报;2010年
7 记者 韩倩;科学划界治“心病”[N];北海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陈健;略阳林改“破阻冲关”快速推进[N];汉中日报;2010年
9 付国仕 张美权;“和”字当头抓林改[N];楚雄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武孝军 实习生 艾冰棱;各地加快 推动林改进程[N];衡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炎新;全国林业资源信息服务体系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孙伟;林业资源信息云计算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4 詹黎锋;农户造林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怀清;基于Internet的林业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FINFOSYS)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李利权;改革与完善我国林业投融资体制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赵颖慧;大兴安岭示范区数字林业应用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贺荣;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心同;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红星;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林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龙李平;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运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廖芳柳;碎片式维权: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性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宜岑;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洁;农村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7 雷娜;中国平原地区林业资源绿色GDP核算[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周纯;论我国林业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丁晓光;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盟市级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10 潘琪;中国西部林业协同型双向资源利用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5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2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