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利益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8-03-09 19:06

  本文选题:生态文明 切入点:环境利益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环境利益亟待纳入法律保障范围,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若想实现对环境利益的全面保障,有赖于整个法律体系即宪法、环境法以及其他传统部门法的有效的分工、配合,其中环境法是以保障环境利益为其根本追求的独立的部门法。为法律所保障的环境利益分为"强保障环境利益"与"弱保障环境利益",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要关注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以及相应的环境义务对"强保障环境利益"的保障,也要关注对"弱保障环境利益"保障机制的研究。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ciety,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need to b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legal protection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f we want to realize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t depends on the whole legal system, that is, the Constitution. Effectiv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other traditional sectoral laws, Among them, environmental law is an independent law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protected by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strong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nd "weak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so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righ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al p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weak safeguard environmental benefit"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of "strong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重构研究”(2012A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童之伟;;法权中心主义要点及其法学应用[J];东方法学;2011年01期

2 谷德近;区域环境利益平衡——《环境保护法》修订面临的迫切问题[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3 吴卫星;;环境保护:当代国家的宪法任务[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沈宗灵;再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J];法学研究;1994年01期

5 徐国栋;民法典与权力控制[J];法学研究;1995年01期

6 王春磊;;我国环境法对环境利益消极保护及其反思[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张震;;宪法上环境权的证成与价值——以各国宪法文本中的环境权条款为分析视角[J];法学论坛;2008年06期

8 钱大军;法律义务的逻辑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9 李龙,范进学;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杨新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郭磊;梅凤乔;;风险防范原则在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4 杨新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分析——以国际环境法风险预防原则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5 何婧;;浅析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廖建凯;高虹;陈彬;;试论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8 尹玉海;王明月;;外空法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宗延军;商法的部门法地位及其法理学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武亦文;;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高晓露;;现代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大维;;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津津;;试论非政府组织在GMS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双娥;;生态用地的保护对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的反思[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德敏;孟甜;;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中的利益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周怡;渔业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莹;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周青;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志英;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机制的资金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晓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凤同;关于跨界污染处理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之伟;法权中心说补论——对刘旺洪、范忠信两教授商榷意见的进一步回应[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童之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同看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3 童之伟;权利义务法理学方法论缺陷剖析[J];法学评论;1998年06期

4 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的假设与求证[J];法学;1995年04期

5 童之伟;执政党模范守法是实现法治之关键[J];法学;2000年07期

6 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2001年11期

7 童之伟;;顺应时势变迁更新人大制度理念[J];法学;2009年12期

8 童之伟;宪法实施灵活性的底线——再与郝铁川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9 上官丕亮;;究竟什么是生存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郭立新;法律义务释义[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嘉;肖惠娜;;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协调——以某地两水电站“复活”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春磊;;我国环境法对环境利益消极保护及其反思[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张军;;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刍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1期

5 张志辽;;环境利益公平分享的基本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0年05期

6 刘惠荣;苑银和;;环境利益分配论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7 裴雅彬;;环境利益分配论批判[J];法制与社会;2013年21期

8 唐忠辉;;环境利益本质论[J];环境;2003年12期

9 周昌发;;论环境法对利益冲突的平衡[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0 孙秀华;;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同质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兴华;;论我国农村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整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钟季;严惩危害群众环境利益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2 记者 赵可会 通讯员 苑秋菊;建设项目损害群众环境利益者严惩不贷[N];承德日报;2014年

3 本周主持 刘同江;环境利益对群众最现实[N];德州日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王春磊;环境法应以环境利益为本位[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2 朱雯;论环境利益[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磊;论环境利益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杨;论农民环境利益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9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589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