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及法律对策
本文选题:电子废弃物 切入点:回收处理 出处:《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电子废弃物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废弃物,对各国的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本文介绍了电子废弃物的特性、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现状,并针对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Abstract]:As the fastest-growing waste in the world, e-waste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waste and the legislative status of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e-wast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帆;王国梁;;电子废弃物的污染及其回收利用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2 童昕;论电子废物管理中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1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J];内蒙古政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伶云;郁昂;;第三方逆向物流在WEEE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2 唐绍均;;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淆乱与矫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小丽,杨建新;电子废物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4 夏少敏;郝凌燕;;欧盟《生态设计指令》对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的借鉴意义[J];法治研究;2008年06期
5 贾蓓蓓;;基于生态经济学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研究[J];广东化工;2009年09期
6 王兆华;尹建华;;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与资源化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7 王胜;杜彦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8 李文玉;彭曼;周春霞;;浅谈电子废物变废为宝的绿色途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步祥,宋立岩,吴季勇,赵由才;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对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10期
10 郜翔;;政府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中的承担责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郭素荣;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物质和能量集成[D];同济大学;2006年
3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晨;欧盟电子废弃物管理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杨雪锋;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姚惠芳;中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马志卫;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经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何文胜;EPR制度下废旧家电回收主体的利益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永伟;废旧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3 王红燕;废旧电路板中铜的清洁浸提及高效资源化利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韵秋;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式选择评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利杰;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玉萍;基于EPR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丽娟;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模型[D];重庆大学;2003年
8 朱远;逆向物流:效应分析与推进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郭思哲;我国电子废物管理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10 蒋明;闭环和开环供应链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培锦;田义文;邵珊珊;;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及法律对策[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2 管爱国;;增强责任意识 加快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年08期
3 吴国清;张宗科;张茜;黄正;邓修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及管理系统的探讨(下)[J];家电科技;2009年05期
4 任智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律责任主体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12期
5 李晓祥;姜伟民;;WEEE机械处理分离回收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2期
6 宋志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中的责任分担[J];政治与法律;2008年01期
7 陈娴;傅江;程洁红;周全法;;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和管理对策[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年07期
8 张利杰;田义文;衣晶;;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的完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吴宏富;电子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01期
10 杨智慧;;关于加快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意见[J];节能与环保;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于云江;刘茜;;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宋志国;;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的困境与出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许志端;罗娜;;电子废弃物第三方回收模式的可持续潜能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于华;李希昆;;对制定电子废弃物回收法的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韩惠敏;;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对策[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陶家林;陈洪林;;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的分离和回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夏世德;王杰红;谢刚;任兴平;李荣兴;张皓东;张远弟;;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8 胡建平;;国有企业破产难题及法律对策初探[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胡建平;;国有企业破产难题及法律对策初探[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10 翁心刚;魏新军;李作聚;;关于构筑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物流系统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方;电脑巨头相中的环保设备商[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蔡方;电子废弃物管理期盼法规出台[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记者 左丹 通讯员 罗萍;变电子废弃物为“矿产资源”[N];湖南日报;2010年
4 王莹;政府的环保责任[N];人民日报;2005年
5 申新;电子废弃物:危害生态的凶手[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刘建;上海力推电子废弃物统一收置[N];法制日报;2007年
7 致公党合肥市委会;电子废弃物污染应引起重视[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龙巨澜;“以旧换新”:旧家电回收流向悬疑待解[N];工人日报;2009年
9 赵晗羽;应大力加强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曾建元;电子废弃物成可开发金矿[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继荣;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师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建筑服务贸易法律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付小勇;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石丽红;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魏长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周垂日;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秦小辉;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蓝英;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琳;乐山市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律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利杰;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肖飞;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立法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跃;关于贵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5 姚克英;我国对日劳务合作中的问题及法律对策[D];外交学院;2002年
6 严德庆;软件著作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7 胡文君;资本多数决适用中的缺陷及其法律对策[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镝;防止境外污染转移的法律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毛黄丰;我国开发性金融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雷亮;我国煤炭资源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11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1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