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与中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题:自然资源 切入点:所有权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与美国自然资源产权体系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构建各自的权利体系。中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不具有美国经营权人(Proprietor)和管理权人(Claimant)的概念。中国自然资源的用益物权人的权利仅相当于美国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中授权使用者(Authorized User)所持有的准入权和收取权,因为我国用益物权人不具有美国管理权和专属权这类决策性权利。美国自然资源产权体系通过下放政府的一部分管理权和专属权给经营权人和管理权人,为其进行长期投资自然资源和建设绿色自然资源提供动力,并且为自然资源经营权人和管理权人承担保护、改善、管理自然资源和生态补偿等义务提供法律基础。这为我国尽可能合理发挥一项自然资源的价值,为自然资源的绿色开发、合理投资、合理管理养护提供域外借鉴。
[Abstract]:The Chinese natural resource real right system and the American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right system construct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syst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Chinese natural resources real right system does not have the concepts of American management owner (Proprietor) and management authority (claim). The rights of usufruct owners of national natural resources are only equivalent to the access and receiving rights held by authorized users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 usufruct owners in our country do not have such decision-making rights as the management and exclusive righ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rights system devolves part of the management and exclusive rights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managers and managers. To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their long-term investment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 operators and managers, It provides the legal basis for our count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a natural resource, to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reasonable investment, and to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provides a legal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法学系;
【基金】: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四川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法律研究”(SWJTU092ZT4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卫;;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抑或新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明发,朱庆;建筑物区分所有人之成员权性质探究——兼论《民法典》中之相关制度安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江平;;民法的回顾与展望[J];比较法研究;2006年02期
4 王燕青,刘新山;关于养殖渔业权理论的初步探讨[J];水产科学;2005年11期
5 戴永生;;国内外矿业权之法律属性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6年02期
6 孙振宇,陈楚;夫妻财产制若干疑难案例的法律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显冬;民法典应当是市场经济最一般的行为规则——时代迫切呼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早日诞生[J];中国司法;2005年03期
8 李延荣,王小龙;制定中的民法典与环境法的互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钱玉好,李伟;关于矿产资源主要产权性质的讨论(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4期
10 彭诚信;我国土地公有制度对相邻权的影响[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钱丽苏;;浅议探矿权属性及其权益实现途径[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郭平;;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探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吴卓;我国证券交易所法律形态和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林刚;中国他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7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8 吴国U,
本文编号:1644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4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