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法律规制
本文选题:电子废弃物 切入点:废弃物回收 出处:《商业时代》2010年29期
【摘要】:本文通过参照德国、日本、美国在电子废弃物治理方面的法制建设,指出我国法律法规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Abstract]:By referring to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waste management in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明远;;“循环经济”概念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艳芳;;系统化建构中的循环经济立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乃洪;;汽车工业与循环经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余乃洪;杨基础;;汽车工业与循环经济[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文恒;基于消费水平的中国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兹强;循环物流模式运作机理及其绩效评价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黄雀莺;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理学视角[D];福州大学;2006年
3 姚轶力;嘉定区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玉芳;循环型社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与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5 张志强;论我国节能立法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7年
6 龚志山;上海农场循环农业发展评价[D];扬州大学;2007年
7 谢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借鉴[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周丽娟;重庆市循环农业测度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嵩龄;为循环经济定位[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 方莉华,张才国;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3 马淑文,陈辽辽,王华,黄菊文;有关上海市电子废弃物的法建工作初步设想[J];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4年01期
4 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5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刘茜;;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建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2 周益辉;曾毅夫;叶明强;;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年07期
3 张于峰;陈鑫力;吴正胜;邓娜;;废旧乱线的热重分析及中试试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4 ;简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年08期
5 佳佳;;各国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1年07期
6 蔡守秋;;电子废物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7 ;你知道吗[J];环境与生活;2011年08期
8 ;简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9 刘小军;卢燕妮;崔花莉;;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10 阳帆;;城市包装废弃物问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包装;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世德;王杰红;谢刚;任兴平;李荣兴;张皓东;张远弟;;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2 陶家林;陈洪林;;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的分离和回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志端;罗娜;;电子废弃物第三方回收模式的可持续潜能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红梅;于云江;刘茜;;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5 孟婵娟;;论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阶段义务分配的必要性[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韩惠敏;;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对策[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舒适;朱云芳;;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及其防治措施[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8 姚从容;陈魁;;生产者责任扩展与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9 黄菊文;王华;贺文智;徐敏;李光明;;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宋志国;;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铮;人大附中学生呼吁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N];光明日报;2006年
2 铁铮;人大附中学生呼吁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N];科技日报;2006年
3 实习记者 李荔;京城电子毒物待回收[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刘文曼;电子废弃物,,谁来为你负责?[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申新;电子废弃物:危害生态的凶手[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顾佳;上海将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三级网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台桂花 赵义博 王敏;电子废弃物回收应建立认证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记者 吴艳荣;我省首家电子废弃物处置项目开工建设[N];河北日报;2006年
9 记者 陶艺音;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N];上海科技报;2004年
10 王一娟 李冰;电子废物成增长最快垃圾[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静;微波诱导热解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的实验和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江;破碎废旧电路板高压静电分选的理论模型与优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小娟;废弃线路板金属资源化分离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石丽红;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及其网络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谭之海;废弃线路板的资源化及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肖菡曦;废弃印刷线路板高温燃烧特性及溴迁移转化特性[D];浙江大学;2012年
8 郭杰;破碎—分选废弃电路板中非金属粉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阮菊俊;破碎废弃硒鼓、废旧冰箱箱体的涡流分选及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湛志华;废弃电路板环氧树脂真空热裂解实验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培锦;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法律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梁媚;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敏;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的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任璐;我国电子废弃物治理的法律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罗璇;我国电子废弃物污染治理法律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跃;关于贵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7 肖飞;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立法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张利杰;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振;微波诱导热解电子废弃物过程中金属放电热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晓雅;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的资源化回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2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7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