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所有权理论与林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00:17

  本文选题:所有权 切入点:林权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森林资源被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整体退化。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理念的号召下,传统所有权理论在配置森林资源权属方面的缺陷受到学界的诸多关注,林权的设置成为研究的焦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林权制度稍逊。因而,改进传统所有权理论,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符合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林权制度体系,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更是对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所有权理论与林权制度,从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渠道,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以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考量传统所有权理论,以及在传统所有权影响下的林权制度。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诸多研究方法,借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来研究所有权理论与林权制度的相关问题。首先,对所有权与林权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权是研究林权制度的基础,林权是一种特殊的所有权;进一步阐述了传统所有权理论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传统所有权已经不能满足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求的观点;进而讨论了从内容、客体、主体及绝对性等方面合理的限制所有权,以及此发展方向对林权的影响。其次,在所有权与林权的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所有权理论对我国林权制度安排的影响,即在传统所有权理论的影响下,林权制度理念、林权内在结构、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安排、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关系等各方面所显现的不尽完善之处。再次,面对我国林权制度不足的现状,通过研究美国、俄罗斯及德国的林权立法与理论,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林权制度的经验启示。最后,讨论了我国林权制度的完善,提出林权制度改革,仅仅进行一些制度上的调整与完善远远不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所有权面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不足才是关键的观点。在纳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理念的当代所有权理论下,调整国有林权,改革集体林权,保护个人林木所有权,进一步完善我国业已建立的林权制度,以弥补理论上和现实中的不足。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 forest resources are overutilized , which leads to the overall degrad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and forest righ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ownership theory on forest right system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2;D922.63;F3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平,张敏新;国外森林产权问题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5年01期

2 谌东华;陈继鑫;;林权争议问题探讨[J];森林公安;2006年03期

3 黄李焰,陈少平,陈泉生;论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J];现代法学;2004年05期

5 王树义;俄罗斯森林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6期

6 刘克新;赴美国考察森林经营情况的报告[J];新疆林业;2002年02期

7 展洪德;;关于我国森林资源用益物权立法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年06期

8 梁建忠;文冰;;我国林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8年01期

9 常鹏翱;;论林业物权客体的确定——中国法律经验的总结与评析[J];政法论丛;2008年01期

10 危丽,杨先斌;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芸;中国森林权属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2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02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