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行政法治研究
本文选题:东北 + 老工业基地 ; 参考:《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东北地区拥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东北为新中国的初期建设贡献了大量的粮食、木材、钢铁、煤、石油等物资,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就发展了大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企业,基本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过重要地位,至今许多行业仍保持全国领先的水平。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缺少相关的环境法律进行规制,无节制的原材料供给、高耗能产业的大力发展使东北地区资源消耗大,相继出现了一批资源枯竭城市。东北地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经济发展陷入瓶颈,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随着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而环境行政法治的不完善,也使部分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本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概况和法治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环境行政法治在立法、管理体制、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行政法治的设想,包括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及相应制度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明确环境责任等措施,为老工业基地环境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Abstract]:The Northeast is rich in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Becaus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Northeast China has contributed a lot of grain, timber, steel, coal, oil and other materials to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and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our country. During the first Five-Year Plan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strategic enterprises related to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ere developed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a relatively perfect industrial base with heavy industry as the main body was basically formed, which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Up to now, many industries still maintain the national leading level. However, in the planned economy period,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environmental laws to regulate, the unrestrained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Northeast China, a number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have emerged. Ecological damag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bottleneck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Northeast China are difficult to improv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in 2003, the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ccelerated and the economic strength has been improved. However,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also causes som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to be solved fundamentally. Based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Northeast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egis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Point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per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in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including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mechanism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law enforcement, clarifying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To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国宏;;蘸酱祛暑[J];绿化与生活;2011年08期
2 ;水稻后期田管五举措[J];黑龙江粮食;2011年04期
3 王小兵;雷仲敏;张正河;;中国区域节能减排能力测度与政策推进——以东北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4 赵映慧;姜博;李亚青;;东北地区老年煤炭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比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5 ;发改委:粮价将进一步上涨[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05期
6 于为;;从辽金饮食词语对比看金朝东北地区饮食文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汪秋菊;刘畅;;东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吉林杭氧气体有限公司[J];杭氧科技;2011年02期
9 ;东北地区长白山区地质资料数据集成产品项目启动[J];地质与资源;2011年03期
10 傅帅雄;张可云;张文彬;;污染型行业布局及减排技术对中国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淑萍;刘宝庵;;东北地区经济按统一版块发展的思考[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黄淑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振兴(代序)[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张德红;;微观与宏观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分析[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尤秀丽;;改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软环境研究[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闫育东;赵晶;常孝国;;以冰雪体育产业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战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中理;;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振兴战略对策[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朱冬梅;高杰;孙磊;;依托资源优势,以贸易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8 张蒙;杨文利;;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玉玫;;发展先进生产力 再创东北老工业基地辉煌——抚顺老工业基地生产力发展战略构想[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10 孙少岩;;加强制度创新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代前言)[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呈现良好势头[N];辽宁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涛;长春高新区:驱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引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论坛提出六建议[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刚;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N];中国改革报;2011年
5 李国;为促进东北振兴把关服务[N];经济日报;2006年
6 中国科协学会部;三大举措力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李凤英 高峰;共建东北生态大屏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记者 梁红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论坛在内蒙古举行[N];协商新报;2010年
9 崔馨月 李佳淑 记者 吕瑞东;协手共建“生态东北”[N];吉林日报;2011年
10 齐齐哈尔市政协副主席 赵文高;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N];齐齐哈尔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齐殿伟;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培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道刚;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松涛;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的城镇近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秀颖;东北地区地方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艳军;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明;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5年
2 聂鑫;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玉奎;面向自主创新的东北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清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巫威威;论发展私营经济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福军;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金融支撑[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彦;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迟亚娟;依据市场规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净彤;以产业集聚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宁晓艳;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6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7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