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布时间:2018-04-20 10:00

  本文选题:可持续发展 + 环境 ; 参考:《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它力图打破原有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法和谐统一的怪圈,以保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利益为其主要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法的效益,即以最少的社会资源的消耗,保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basic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law.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has a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seeks to break the original cycle of incongruity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main objective of ensur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law to the maximum extent, that is,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with the least consump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enefi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X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二勋;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2期

2 吕忠梅;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J];科技与法律;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媛,仲伟周;国内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综述[J];学海;2000年03期

2 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3 吕忠梅;刘超;;从沙尘暴防治看立法理念的转换[J];河北法学;2007年07期

4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余明江;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吉献;林州市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兴国;把握社会发展的辩证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叶华;;推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9 李善同,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利田,呼丽娟;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区域经济系统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佰杰;;京郊生态旅游的问题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梁文婷;李秀雅;朱慧;;循环经济视野下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之缺失与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薛文森;;我国环境安全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罗勇;;城市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晁润;;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环境法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6 王妮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法律保护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乔泱;;浅析可持续性生态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8 曹翠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钱振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理论阐释与行动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董虹;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齐庆杰;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彭红斌;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陆培东;潮汐汊道系统及环境响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陆满平;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苏春海;21世纪领导人才可持续发展方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刘春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山;可持续运输发展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刘丙辉;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河北大学;2000年

3 李炬;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雷隆;试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晓霞;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紫生;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以开封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7 邱永健;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8 曲用心;广西区域创新主体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9 赵英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投资项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10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卫东;旅游持续发展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2期

2 陈映霞;一种新型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辩证观点看可持续发展[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3 郑少华;试论环境法上的社会连带责任[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绿色GDP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观[J];中国统计;2006年10期

2 张婧婧;宋胜帮;;浅议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年03期

3 姜美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可持续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朱国锋;;论污染源普查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5 艾丽;陈苗苗;自涛涛;;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背景看我国的环境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4期

6 杨伟涛;;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论社会可持续发展伦理观[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3期

7 拜琦楠;;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国的环境立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8 孙伟平;;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9 胡恒钊;;生态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10年14期

10 许修杰;;论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调控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冬冬;;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刘永春;;农业节能减排大有可为[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汉友;;环境保护法规修正新观点,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汉友;;环境保护法规修正新观点,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6 徐汉友;;环境保护法规修正新观点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鲁永发;丁庆荣;王瑛;李灵芝;胡兆德;;公路机械化施工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超;;关于加大小枣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的思考[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俞洁;连纲;;环境危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崔丽琴;;绿色开采创新理念与矿区可持续发展[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翰林;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被污染的GDP增长是发展的悲哀[N];华夏时报;2007年

3 吴献 李云平;包头空难:环境污染终获东航赔偿[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记者 邵丽华;重点案件查处到位整改到位[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欢;加强环境监管 保护碧水蓝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6 记者 沈路涛;环境污染有所控制 生态破坏还在加剧[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杨安丽 通讯员 赵冬梅 李敏;管得宽 解得忧 都说好[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记者 卢蕴波;140余污染高危企业将制定应急预案[N];哈尔滨日报;2005年

9 冯俊扬;出口垃圾到中国,英公司两头拿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张淼淼;北京首次公布绿色GDP核算成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彬;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闫杰;环境污染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魏勇作;广州市环境氡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周斌;焦化炉对环境污染的优化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军;典型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和迁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学清;污染治理与随机内生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罗健博;发展、治理与平衡[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晓绩;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林奇;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小虎;大型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及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莉;我国农业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李霖峰;光后向散射法测量烟尘浓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倪伟清;贸易自由化对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4 黄志勇;环境污染导致特异性健康损害污染源的调查技术规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桂芳;硫化矿尾矿库周围水土污染调查及化学溶液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卓莉;铅锌尾矿对环境的污染行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姜涛;山东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9 张来柱;唐山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7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77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3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