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分析
本文选题:国家主权 + 人权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摘要】:从国家主权、人权、环境权等多维视野对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进行分析,认为多元化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遗传资源保护的本质目标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有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遗传资源保护模式。因此,应该从全新的角度认识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将人权、环境权等人类共同利益作为保护的基础,在国家主权的框架下建立完善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Abstract]:The legal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is analyzed from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pluralistic analysis is conduciv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objectiv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genetic resources protec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o establish a more rational protection model of genetic resources. Therefor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ake human rights,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other human common interests as the basis of protection,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protection system of genetic resourc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XFX009)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F022S)
【分类号】:D922.6;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晓君;;个体生态环境权论[J];法学家;2007年05期
2 秦天宝;;国际法的新概念“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初探——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例的考察[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3 严永和;;目前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机制国际探索的成就与不足——评CBD事先知情同意机制和FAO农民权机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5 史学瀛,仪爱云;遗传资源法律问题初探[J];政法论丛;2005年05期
6 徐祥民;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7 宋慧献,周艳敏;冲突与平衡:知识产权的人权视野[J];知识产权;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玉荣;;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反思——从公共健康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江晓华;;环境发展的社区治理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黄忠新;;《物权法》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6 周文君;;农民环境权及其法律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8期
7 钱继磊;;《反思中国法学界的“权利话语”》之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8 宋慧献;;财产权多元论与知识产权的非人权性[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9 李莉莉;初卫星;;依法行政,促进环境执法的完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10 刘卫先;;中国《海环法》法律责任的局限性分析——海洋生态保护的视角[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宋志国;;论西部民族地区的环保理念和价值追求[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杜莉莉;;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巩固;;公众环境利益:环境保护法的核心范畴与完善重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孟庆垒;;主流环境权理论的错位与出路[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6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卫星;;从协调发展到环境优先——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转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云;;生态环境安全的法律问题初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白洋;渔业配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高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姜泽平;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俊斌;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万国臣;基于知识产权的我国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泳;知识产权法与技术、文化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李艳芳;环境权若干问题探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3 孙国华,黄金华;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翟玉成;论国际法上主权问题的发展趋势[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5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6 易继明;评财产权劳动学说[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7 屈茂辉;中国民法典的基本理念[J];求索;2002年05期
8 吴小敏,徐海根,朱成松;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2年02期
9 托马斯·埃默森;朱文英;;论当代社会人民的了解权[J];环球法律评论;1979年02期
10 朱谦;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涛,李潇;环境权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周训芳;论环境权的本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观[J];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06期
3 李艳芳;论环境权及其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才惠莲;西部大开发与环境权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闫鲁宁;浅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化问题[J];山东环境;2002年06期
6 刘润发;对环境权的法律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董灵;论环境权与环境法制创新[J];科技与法律;1996年02期
8 吴娜 ,郭s,
本文编号:1803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0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