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设
本文选题: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 法律体系构成 ; 参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雾霾肆虐,虽然大气污染防治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的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但由于现行法律规范过于陈旧且修改稽延、联防联控机制落后、程序性规范缺乏、行政化色彩浓重等,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法》,增加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程序性法律规范,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重污染处罚力度,确保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有效遏制,并完善相关应急管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rban haze has been rampant in China, although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asically formed in China at the level of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departmental regulations, local regulations and other normative documents. However, because the current legal norms are too old and amended, the joint defense control mechanism is backward, the procedural norms are lacking, and the administrative color is heavy, so it is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air pollu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Law on Join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Air pollution, to increase the procedural legal norm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air pollution, to explore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pollution punishment, an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containment of environmental crimes by criminal law. And improv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预研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编号:2013A1)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可云;易毅;张文彬;;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内涵[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陆小成;;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探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楚道文;安如喜;;论我国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完善——以《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分析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3年08期
4 张梓太;郭少青;;结构性陷阱:中国环境法不能承受之重——兼议我国环境法的修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杨朝飞;;健全环境法制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谈《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J];环境保护;2013年16期
6 王新;何茜;;雾霾天气引反思 看国外如何治理[J];生态经济;2013年04期
7 胡苑;郑少华;;从威权管制到社会治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几点思考[J];现代法学;2010年06期
8 郭世杰;;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到污染环境罪的理念嬗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欢;周玉华;;对完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8期
2 杜江江;;我国环境立法方向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11期
3 杨解君;;中国迈向低碳未来的环境法律治理之路[J];江海学刊;2013年04期
4 隗斌贤;刘晓红;;对大气污染区域联防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通报;2014年01期
5 杜淑芳;;推进内蒙古地区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2期
6 周新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是防治雾霾的关键之一[J];电力与能源;2014年02期
7 彭红利;;雾霾天气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反思[J];经济论坛;2014年04期
8 刘雪梅;张云;;我国企业执行低碳战略的市场动力及政策干预路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张孝德;梁洁;;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3期
10 林缤;;论我国行政性环境侵权的确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当代北京城市发展 他山之石[A];2013当代北京城市发展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华;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法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江莉;《大气污染防治法》法律制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陶斯靖;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王达;朝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群;“转调创”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章青;浙江省印染产业绿色转型驱动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楚道文;;论环境行为的法律调整[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3 陈吉刚;欧美日汽车法规简介[J];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03期
4 周天勇;张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新变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5 任洪岩;;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及状况[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6期
6 张梓太;陶蕾;李传轩;;我国环境法典框架设计构想[J];东方法学;2008年02期
7 方X;中日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比较及立法启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8 楚道文;;如何完善我国大气环境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以《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长效制度构建为分析样本[J];法学杂志;2011年09期
9 郑少华;试论美国环境法中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10 胡光志;靳文辉;;国家干预经济中“政府失灵”的人性解读及控制[J];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静;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立法缺失及原因[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莉敏;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公众参与[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协调机制[J];环境保护;2010年09期
3 ;建环部举办“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班”[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82年04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J];环境保护;1995年10期
5 李继跃,李桂茂;上海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对策效果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1996年09期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实施第十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任务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09期
7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07期
8 柴蕊;杨斌;;浅谈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J];科技资讯;2008年30期
9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实施方案和郑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4期
10 陈刚;蔡玉高;;全力守护城市蓝天[J];w,
本文编号:1818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1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