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检察视角下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30 06:35

  本文选题:环境问题 + 环境公益诉讼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前的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广泛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卫生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环境污染等问题给我国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发展了起来。虽然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以及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当中,环境公益诉讼相对而言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领域,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符合时代潮流,其模式的构建与付诸实践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论证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上的借鉴与构思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可以一步到位,它还需要理论上的许可、立法上的认同,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逐步完善。
[Abstract]:The current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developed into a worldwide social problem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mankind are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destruction, Food hygiene and other malignant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problems have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our coun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our country is increasingly 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lthough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the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still has some defects. At present, in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s a relatively new fiel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involvement in environmental public welfare litig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ts model will be a very long process of demonstration and exploration.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conception do not mean that in practice can be achieved in one step, it also needs theoretical permission, legislative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judicial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吉煜;张玉娟;;从程序设置视角对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质疑[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梅宏;;由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反思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法律保障[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梅宏;胡晓莲;;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其立法保障研究[J];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01期

4 梅宏;胡晓莲;;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梅宏;邓一峰;;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三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6 梅宏;李浩梅;;论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关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芦加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人资格探究[D];广西大学;2014年

3 张慧杰;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赵芷若;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林晓慧;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与完善[D];厦门大学;2014年

6 张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冯彦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牛慧杰;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扬州大学;2013年

9 杨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王庆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3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23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