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保法修改中的利益博弈分析——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失衡与平衡

发布时间:2018-05-02 14:43

  本文选题:社会管理创新 + 环保法修改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环境利益的弱势地位凸显,使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博弈失衡,导致环保法修订遭遇重重困境。中央倡导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够促进政府与绿色公民社会的合作,改变环境利益弱势地位。因此,环保法的修订,应立足社会管理创新视角。进一步拓宽环境信息公开范围;构建实质性公众参与制度;与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接,规定环境公益诉讼,以期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博弈的衡平
[Abstract]:The weak pos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s prominent, which makes the game imbalance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n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which leads to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revis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advoc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reen civil society and change the weak posi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Therefore, the revis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Further widening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substan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docking with the newly revised Civil procedure Law, providing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法律机制研究”(12BFX123)
【分类号】:D922.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锐;;行政法的和谐价值及其实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杨小君;;试论行政作为请求权[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7 夏雨;;行政规划裁量论[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8 熊建明;;污染源普查:官方主导抑或排污方主动申报——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及其实施方式[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单飞跃;肖顺武;;市场极端主义的经济法矫正研究——基于经济法与民商法功能互补的视角[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10 赵静;段志辉;;生态旅游引发的环境问题——静态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2 周游;;我国食品安全信息规制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补救——以《食品安全法》为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罗世荣;陈冯;;生态消费视野下的环境标志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颖;;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式军;田捷;;环境公益诉讼基本概念、范围的界定与原告类型的设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卢炯星;吴永富;;环境风险事件的防范及法律建议——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污染汀江事件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卢淑珍;论行政调查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王乐;行政行为中相关因素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高珊;我国船舶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陈真亮;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思毅;;车内污染背后的利益博弈[J];环境;2008年10期

2 李兆鹏;;加强政府角色 解决环保困境[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3 ;发改委VS环保总局 国Ⅲ标准背后的利益博弈[J];中国汽摩配;2007年07期

4 张育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博弈与法律调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游;;影响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6 刘欢;;《环境保护法》视野下的公安执法之社会管理创新——由泉州湾近海治污引发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7 李长健;邵江婷;张磊;;和谐语境下构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范例;刘德绍;陈万志;;环境保护利益博弈分析与实证——以长寿湖渔业养殖污染防治为例[J];四川环境;2007年05期

9 李萱;;中国环境立法,已进入利益博弈时期[J];绿叶;2009年10期

10 高正;;对公共环境行政决策的思考——以专家参与规划环评为背景[J];天府新论;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康建胜;卫霞;;浅议农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璐;王书明;;我国跨地区流域环境政策低效困局研究——以环渤海地区流域治理的利益机制分析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CUBN实习记者 田晶晶;车内环境检测标准难产 利益博弈是主因[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2 顾瑞珍 吴晶晶;中国环境问题已进入利益博弈阶段[N];北京商报;2007年

3 张佩颖;环保:由观念转变进入利益博弈[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杨梦辉;贷或不贷——“赤道”两边的利益博弈[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平;哥本哈根:利益博弈大战[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安领弟 综合;小排量解限上演“千机变”[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彩燕;环保协议:欧美利益博弈的棋子[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评法正“年轻”是否要动大手术[N];法制日报;2006年

9 罗晚文;气候变化大问题 大国利益博弈应首重责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杨梦辉;环评一票否决 锁定“绿色信贷”[N];金融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旭;基于碳关税理念的国家利益博弈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王勇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博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戴巍;论鄱阳湖开发与治理的环境伦理诉求[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树文;我国环境执法问题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陶丽琴;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生态学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樊晶博;政府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利益博弈和解决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李娟娟;政策执行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迎迎;中国城市污水治理模式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4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34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