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矿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06:13

  本文选题:矿井水 + 含水层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吨,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雷击探明储量2662亿吨,占全国27%,保有储量2613亿吨,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吨。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煤矿生产过程中,经常可以见但地下水流入巷道和工作面,这就是矿井水。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到水源所致,其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水。 煤矿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显得突出,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作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工作系统之一,在煤矿安全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井涌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对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构成巨大威胁,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的耗电大户,如果有效的控制排水系统,使其高效低耗、经济可靠的运行,也是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另外,矿井水合理有效的排放,对解决许多煤矿缺水也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将矿井涌出的水进行合理排放处理,使水质达到工业与生活用水标准,则为水资源紧缺的煤矿开辟出第二水资源,这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北方大型煤矿区都开始了程度不同的矿井水开发利用工作,意识到矿井水资源化是一项开源增流的有效措施,作为水资源的一种补充来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当地严重确水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Abstract]:Shanxi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covering an area of 1570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coal area of 57000 square kilometers, accounting for nearly 40 kilometers. In the 118 county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the province, there is coal underground in 94 counties and coal mines in 91 counti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third coal field prediction in 1995, The total amount of 2000 meters of coal resources in the province is 640 billion tons, accounting for 16 tons of the country's total. By the end of 1996, the proven reserves of lightning strikes were 266.2 billion tons, accounting for 27 tons in the whole country, preserving reserves of 261.3 billion tons, accounting for 27 tons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reserves approved for occupation by all kinds of coal mines in the territory were about 150 billion tons. At present, Shanxi coal industry has formed a certain scale, mainly in coal development, and developed diversified economy around the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and its associated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it is often seen but groundwater flows into roadway and face, which is mine water. The formation of mine water is usually caused by roadway exposure and goaf collapse,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surface water, fault water, aquifer water and goaf water. The problem of coal mine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ur country. As one of the main working systems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underground drainag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al mine safety problems. The drainage system is a large power user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If the drainage system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coal production cost by making it run efficiently and economically and reliably. In addition, th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discharge of mine water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water shortage in many coal mines. If the water from the mine is discharged reasonably and the water quality reaches the standard of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ter, the second water resource will be opened up for the coal mine which is short of water resources, which will bring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recent years, large coal mining areas in the north of China have begun to develop and utilize mine water to varying degrees, realizing that mine water resources are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ncrease the flow of water from open source and as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water resources. To some extent, the bottleneck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solved.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贤龙;苏邦煤矿二号矿井水来源分析及处理[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刘福秋;范各庄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3 唐亦川,代革联,程爱华;桑树坪井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矿井水的再生利用[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2期

4 刘俊杰,陈雄;地下开采条件下水资源流失机理与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4期

5 董军;冯国全;徐细波;;潘北煤矿矿井水净化处理的技术实践[J];能源环境保护;2006年05期

6 谢燕孜;汪家寨煤矿矿井水净化利用实践与展望[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S1期

7 张坚强,张彩英;山西矿井水利用探析[J];太原科技;1996年02期

8 陈明智;我国煤矿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J];能源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9 张涛;徐州矿区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与展望[J];煤炭科技;2001年04期

10 钱世超,李金合,李淑敏,张晓虹;郑煤集团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菲;;浅谈矿井水的处理工艺[A];煤矿环境保护技术经验论文集[C];2003年

2 李俊平;;矿井水患与安全监管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廷春;闫书来;;矿井水背景值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萌;刘传聚;;山东某煤矿利用矿井水的水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维维;姚立新;陆人春;许灵群;陆文忠;郑寿亭;薛留义;何青林;;矿井水中天然总α放射性的混凝处理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寇忠昌;王全胜;冀红敏;;鹤煤集团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7 路林香;;矿井水排放与水资源保护及利用[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8 刘伟;孙兴;;矿井回风热能回收的研究[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阜新矿务局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简介[A];阜新矿务局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C];2001年

10 徐冰寒;;井筒过构造含水层预注浆技术的改进[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潘雷坤 本报记者 张青果;保水开采 开全国矿井水零排放先河[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李晓辉 董泽民 记者 常素莉;开滦集团年综合利用矿井水超6000万吨[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刘刚海;超化矿:深度净化矿井水[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记者 王红光;矿井水变成“矿泉水”[N];辽宁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曹培锋 周迎久;矿井水回灌井下[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万水平 刘斌;尚庄煤矿矿井水复用率达100%[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琪 通讯员 弋永杰 孙运村;淄矿井水给力农民抗旱[N];淄博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王建 吴长芝;济二矿:节水型矿井的典范[N];中国煤炭报;2008年

9 欧阳宝塔 孙国华;巧治活用矿井水[N];中国煤炭报;2009年

10 刘建华 本报记者 王红光;阜新矿井水真“解渴”[N];辽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单耀;含煤地层水岩作用与矿井水环境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赵兴敏;典型重金属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3 姚恩亲;改性纳米TiO_2的研究及在光催化处理矿井水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4 Anne Nyatichi Omambia;[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林国庆;咸淡水过渡带渗透性突变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良平;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尺度提升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韩占涛;表面活性剂悬浮碳纳米管在孔隙介质中的运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利萍;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2 丛鑫;海州矿排水坑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王娟;阜新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厂厂址选择及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庞振东;煤矿矿井水资源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5 胡立峰;基于污染动态特征的新集矿区矿井水处理方案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小东;开滦矿区矿井水资源化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7 付守琪;外加磁场对矿井水混凝沉淀影响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8 翟进;“K_2FeO_4-TiO_2”法处理矿井水工艺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9 郑东明;电法找水在赤峰元宝山地区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黄周满;矿井水中微量油处理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9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09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