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美国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09:36

  本文选题:点源 + 非点源 ; 参考:《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2期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探索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国家之一,其在水质交易的研究、试点、推广和立法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长期的实践,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介绍了美国《清洁水法》和相关州法律关于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法律规定,研究了交易驱动力、赋予非点源交易权、鼓励综合许可证和实行多方参与并实行成本分摊等在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项目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发现,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是水污染控制最有效的突破口;完善水质交易的法律规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NPDES)和日最大负荷总量计划(TMDLs)是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必要条件;促进点源与非点源污染削减责任的公平分配是美国水质交易探索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加强环保与农业等部门间的合作是支持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关键。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explore non-point source participation in 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It has carried out a large number of long-term practices and accumulated more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pilot, promotion and legislation of water quality tra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point sources in 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in American Clean Water Act and relevant state laws, studies the transaction driving force and gives non-point source trading right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license, multi-party participation and cost sharing in non-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projects is encouraged. The study found that non-point source participation in 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breakthrough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pollutant emission elimination system (NPDES) and a daily maximum load total load plan (TMDL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non-point sources to participate in 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It i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in the expl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tra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reducing pollution from point sources and non-point source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e is the key to support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point sources in point source water quality trad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D971.2;D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冷罗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现状及其立法原则[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2 李小平;程曦;靳立明;;美国水质交易政策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2期

3 邢乃春;陈捍华;;TMDL计划的背景、发展进程及组成框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兴平;张玉超;;TMDL计划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2 赵喜亮;吴舜泽;夏建新;;从COD减排情况分析当前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3 李家才;;水质交易与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交易[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2期

4 高永年;高俊峰;陈Wp烽;许妍;赵家虎;;太湖流域典型区污染控制单元划分及其水环境载荷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5 杨龙;王晓燕;孟庆义;;美国TMDL计划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6 赵串串;王晓昌;马宏瑞;张荔;;基于径流量模拟的渭河流域有机污染负荷削减方案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7 鲍琨;逄勇;孙瀚;莫旭东;王民;;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技术的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谭斌;陈武权;谭广宇;李红华;曹茜;刘锐;;基于GIS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TMYL构架研究——以赣江流域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6期

9 孟伟;张楠;张远;郑丙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Ⅰ)——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10 孟伟;王海燕;王业耀;;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Ⅳ)——控制单元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削减技术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建新;任华堂;陶亚;;基于TMDL的深圳湾海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罗阳;吴耀建;郭晓峰;张婕;傅世锋;;《清洁水法》的水质目标[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章茹;流域综合管理之面源污染控制措施(BMPs)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张蕾;东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D];吉林大学;2012年

4 钱国栋;青岛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框架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邓小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丁东生;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邹涛;夏季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涛;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比较与不确定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玉华;佛山高明“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惠婷婷;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及应用[D];辽宁大学;2011年

4 王梅;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徐君驰;丹江口库区作物复种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比较及保护性耕作相关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霞;美国非点源参与水质交易法律机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桑蓉;辽宁省南沙河水体TMDL和安全余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串串;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渭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于雷;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不安全因素分析[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李俊龙;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丽萍,王晓燕,广新菊;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政策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2 郝晓地;戴吉;陈新华;;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美国水环境管理政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22期

3 贺缠生,傅伯杰,陈利顶;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J];环境科学;1998年05期

4 高超,张桃林;欧洲国家控制农业养分污染水环境的管理措施[J];农村生态环境;1999年02期

5 何萍,王家骥;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J];农业环境保护;1999年05期

6 李贵宝,尹澄清,单宝庆;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与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双林;杨霞;;美国点源与非点源水质交易机制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小杰;邓宣凯;;浅谈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3 林夕;美国净水条例[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荷生;;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健华;;湖泊富营养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3 朱建国;郭红岩;王晓蓉;;非点源污染研究及控制对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4 夏杰;邓仕槐;李远伟;;大渡河泸定段污染负荷研究[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晓燕;;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管理[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金相灿;刘文祥;叶春;杨文龙;屠清瑛;杜鹃;章宗涉;周堰;束荣堂;;湖泊非点源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技术[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四期)[C];1998年

7 沙健;李青;石春力;朱倩;王绪鹏;王玉秋;;基于美国TMDL计划下的湖库流域模型化管理概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崔力拓;李志伟;王立新;耿世刚;;流域非点源磷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云生;孙川;王玉秋;吴悦颖;王东;;水排污交易管理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王寿兵;柏红霞;许博;王祥荣;樊正球;;废水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挑战及交易率问题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永勇等(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点源污染模型:不仅仅是数学方程[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李红梅;亚洲发展银行最新报告:亚洲国家水资源变化之环境与水[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来源和现状[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齐鲁;发达国家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张灯林 整理;欧洲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综合而广泛的跨界管理[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市环保局局长 章剑;深化环保创新 优化经济发展[N];嘉兴日报;2010年

8 田张梦;河北严控污染物入海[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董斌;WRSIS系统:修复湿地水环境[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坂本充 日本兹贺大学名誉教授;琵琶湖保护进行时[N];人民长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阮晓红;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影响及其定量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Zaheer Iqbal;[D];河海大学;2003年

3 董亮;GIS支持下西湖流域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蔡明;渭河陕西段氮污染及控制规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丽君;基于GIS的非点源污染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毛战坡;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祁继英;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庄咏涛;渭河临潼断面以上流域非点源总氮负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5 陈克亮;川中丘陵小流域农田生态系统非点源氮污染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振刚;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研究与建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庆召;川中丘陵区农业非点源磷输出及其环境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徐志红;靖江市水稻种植期间非点源氮污染负荷计算及控制对策[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许书军;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调查分析及过程评价[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惠二青;小清河流域陆源无机氮非点源入海通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09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09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3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