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的必要性——兼评《侵权责任法》中环境污染责任条款
本文选题:环境侵权 + 环境污染责任 ; 参考:《河北法学》2011年01期
【摘要】: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虽然完善了我国的环境责任条款,有利于环境被害人的救济和补偿。但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在对环境侵权的界定,环境侵权行为认定中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基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侵权的现状,以及鉴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Abstract]:At pres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and the environmental tort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phenomenon of environmental tort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its relief have become a major social problem in China. Although it has perfected our country'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claus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ief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victim. However,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n the civil li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tort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the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tort, the principle of imputation in environmental tort, the causality, and the way to assume civil li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tor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rt, such a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in view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ome western industrial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legislation of civil li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tort, Our country environment tort civil liability legislation still has the further consummation necessity.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法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林权改革视阈下公益林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09BFX044)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3;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学文;联邦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制定[J];德国研究;1994年04期
2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3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草案》应当重点研究的20个问题[J];河北法学;2009年02期
4 杜万平;张梓太;;论我国污染受害者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兼论《侵权法(草案)》中的环境责任条款[J];求索;2008年06期
5 丁凤楚;;论国外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兼论我国相关理论的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麻芳;;学生伤害事故及法律责任浅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罗慧连,林金贵;见义勇为行为与补偿问题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6 王敏;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建设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明远;;日本环境公害民事赔偿法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8 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9 赵万一;蒋英燕;;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10 刘英明;;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倒置合理性论证[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井奎;史晋川;张利风;;不确定性、破产与侵权事故的预防[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莫神星;闫子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的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宋海鸥;;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王艾芝;;对我国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方法的思考——从现行法律规定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乔琳;李希昆;;再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之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潘媛媛;我国残疾人生存权保护中政府职责的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立新;;中国侵权责任法应当如何规定侵权责任形态[J];法律适用;2008年08期
2 潘剑锋;论证明的相对性[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3 翁里,王晓;环境法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兼论环境法民事责任的公平适用[J];法学评论;2002年04期
4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5 胡中华;论环境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2期
6 丁凤楚;;论国外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兼论我国相关理论的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7 李薇;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J];外国法译评;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斌;韩丽;;矿地复垦专门立法的必要性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08年S1期
2 李传轩;;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税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戴茂华;吴萍;;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4 包崇国;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11期
5 邵琛霞;;浅议农村环境保护立法[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霍尚涛;叶全盛;陆志明;;浅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潘志伟;;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题探讨[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8 明辉;;环境侵权的特征及其法律责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03期
9 瞿年生;;论我国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10 郑宁;黎桦;;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世钦;石维斌;;我国湿地专门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徐林;;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卢绍香;;乡村旅游开发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冯宜剙;张洁;;提高护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探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张洽兴;;浅谈热油炉化学清洗标准制定的必要性[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华向阳;孙勇;;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7 黄儒林;谢建华;柳建;;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与策略[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福众;;高等学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9 邹亮辉;;谈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展”的必要性[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10 刘竞艳;;百色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回顾与展望[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五常市委党校 张国林;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2 华夏;信用风险控制必要性[N];国际商报;2004年
3 张政斌 山西·长治市;再谈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反作为行为处罚法》的必要性[N];人民代表报;2003年
4 孙亚轩 王东风;我国法院附设ADR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沈德胜;浅析创建“服务型工商”的必要性[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王洋;从网络发展和竞争需要看综合接入的必要性[N];通信产业报;2002年
7 屈伟;医药行业企业改制上市的必要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贾利平;券商开展并购业务的必要性[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王 岩 刘 行;创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陈军华;从经济学角度看漫游费取消的必要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范亚东;中俄土地资源保护立法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勇;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胡正良;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韩小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俊;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论我国动物福利法律制度的加强和完善[D];兰州大学;2006年
2 汪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杨芳;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韩冬;国际反垄断立法新趋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张香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徐媛媛;国际反倾销中反规避制度的法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杨德祥;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吴宏庆;邪教犯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王木春;论性骚扰的立法规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罗先楚;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92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2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