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环保NGO法律地位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选题:环保NGO +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环保NGO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然而现行的登记管理体制不仅阻碍了环境NGO的发展,更直接导致了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缺位。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环保NGO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只能是诉讼支持者和诉讼代理人。要更大地发挥环境保护的"公民参与性",必须重构环保NGO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仅要赋予其原告资格,还需要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使其成为诉讼赔偿归属。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is a new forc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not on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NGO, but also directly leads to its absence in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the legal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in environmental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can only be litigant supporters and litigant agents.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legal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in environmental civi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not only to grant its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but also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fund system. Make it a lawsuit compensation attribution.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政府组织(NGO)法律问题研究”(09XFX004)
【分类号】:D925.1;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大鹏;;环境NGO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J];甘肃农业;2009年01期
2 郭宇宽;NGO能否破解中国真问题[J];南风窗;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蓝蕾;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吴琼;对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学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三秀;我国农村最低生活救助制度价值目标转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琼;型塑与变革: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妇联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翠萍;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汪流;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董欣;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刘红臻;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D];吉林大学;2006年
7 甘锋;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湖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安海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鸣;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李宝海;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D];重庆大学;2010年
5 朱黄涛;乡村治理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雅丽;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淑琳;新世纪日本维和行动探析[D];外交学院;2010年
8 刘嘉媛;加利秘书长与联合国第二代维和行动[D];外交学院;2010年
9 侯自强;冷战后德国参与国际和平行动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10 李艳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合作[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凯;国内环境民间组织合法性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2 胡小红;现代民法、现代行政法及社会法三者关系简释[J];河北法学;2000年01期
3 华盛顿非营利法国际研究中心 ,谢蕾;非营利组织与公益地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年06期
5 朱谦;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J];世界环境;1999年03期
6 赵秀梅,肖广岭;首都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7 司玉琢;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06期
8 周珂;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林晓媚;;论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8期
10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扩展[J];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应富;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王丽;我国沿海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丛霞;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4 董明慧;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范围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5 戴晓琴;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6 翁州阳;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7 俞伟;从船舶碰撞油污谈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完善[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8 蔡华强;我国公益信托制度完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刘先鸣;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林大鹏;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浅议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陈慧;;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前进论坛;2010年02期
3 王小钢;;为什么环保局不宜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J];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4 徐祥民;凌欣;陈阳;;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5 张宝;;南非的环境公益诉讼[J];世界环境;2010年01期
6 徐祥民;石欣;;当前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州学刊;2010年01期
7 唐忠辉;;以公益诉讼促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10年02期
8 童周文;;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9 高洁;;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执法的新机制[J];世界环境;2010年02期
10 曾义;;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平;;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来源及稳定性问题研究 打造民办学校生存之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周敬宣;宇鹏;;对区域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金自宁;;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雷娟;;志愿者立法障碍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方金辉;;论油品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及存在的问题[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翠萍;陈浩;;对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理性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杨武松;;试论我国环境公害防控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远琼 通讯员 钟亚雅 陈玉璜;四项工程服务“后亚运”时代[N];检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肖凤珍 通讯员 李永定;云南试破环境公益诉讼困局[N];检察日报;2011年
3 王林;如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N];江苏经济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马远琼 通讯员 钟亚雅 陈玉璜;四项工程服务“后亚运”时代[N];检察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肖凤珍 通讯员 李永定;云南试破环境公益诉讼困局[N];检察日报;2011年
6 王林;如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薛红萍;我的“五心”调解法[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朱振岳;浙江将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闫海超;承载希望 阔步前行[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铁明;落实纲要精神 应还民办教育“国民待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瑰华;指导性行政案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孟雨;无船承运人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郑丽英;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泽桐;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勇;中国城市民族区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吴伟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杨晓辉;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燕;期待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丰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左红磊;高校行政主体资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王春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晓伟;我国清洁空气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文娟娟;地方政府规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岩;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宁;船舶保赔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霍思宇;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0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9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