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确立
本文选题:消费者 + 环境义务 ; 参考:《法学论坛》2010年01期
【摘要】: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负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义务。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确立具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和积极意义。消费者环境义务主要包括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妥善处置消费废弃物等方面的义务规范。
[Abstract]:Consumers have the environmental duty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saving resources and maintaining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legal establishment of consumer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has profound logical foundation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Consumer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s mainly include moderate consumption, recycling consumption, proper disposal of consumer waste and other obligation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研究》(09BFX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6;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守秋;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的关系[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2 高兆明;道德与法律:二维规范世界的一元存在——从发生学角度的一种认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徐祥民;告别传统,厚筑环境义务之堤[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儒学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任建东;;网络游戏的道德资源性分析[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孙春晨;;消除贫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目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4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童恒萍;;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兵;;试论道德的人类学基础[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倪星;;转型期中国的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年04期
2 高兆明;德行有用:道德建设的社会运作思考[J];学术月刊;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鹏;;生态消费的法律保障:应然抉择与实然存在的研究[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2 ;休闲装[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07年04期
3 陈思进;;“美式生活”已到改变时[J];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05期
4 珍·古道尔;;青年决定环保公众参与的未来[J];绿叶;2005年12期
5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于娟;;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6 田文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白小红;;论节能环保消费模式的现实性与实现路径[J];商业时代;2008年35期
8 彭希哲;朱勤;;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0年01期
9 贾南;;消费者信心指数三季度走势平稳[J];稀土信息;2005年10期
10 李平;;论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J];消费经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鹿英姿;李胜毅;鹿道云;;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与推广[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玉;;名牌,要定位于“民牌”——让消费者说好[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孙瑛;;构建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陈维智;周桂名;;我族感、敌对感与收视意愿关系之研究——以台湾体大学生为例[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5 李宝库;;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基于海尔冰箱农村市场营销调查与策略的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伏文龙;王克敏;;DRM系统密钥两地存储封装策略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7 潘景文;谌世雄;王松林;;如何打造我市“12315”品牌[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8 ;给消费者一片蔚蓝的天空[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9 蒋西旺;;浅析消费诉权的滥用[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10 瞿维民;;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James Allen,Darrell Rigby 陈鲍康;消费者的异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 俞海山;生态文明催生生态消费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黄莉;新的消费模式引发新的消费纠纷[N];江苏经济报;2004年
4 祝慧;重新思考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新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田玲翠;新消费模式应找谁维权[N];文汇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亚明;都市悄现网络团购族[N];安阳日报;2006年
7 月新;中国首家电脑自选超市呼之欲出[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李刚;上海消费投诉关注度“变脸”[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焦红霞;网上购物引领全新消费模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伊文;中美消费模式都不健康[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金玉芳;消费者品牌信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志敏;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胡瑾;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心理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赵晓民;基于选购品的商业集聚印象对店铺印象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吴秀敏;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于伟;消费者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消费模式和空间集聚—基于Swarm的仿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文昕;绿色精量消费模式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尹小明;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蔡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消费模式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吉山;消费者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洁;产品语义与消费者认知心理[D];东华大学;2005年
7 张成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度量与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静;可持续消费模式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9 秦丽;社会文化区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徐艳菲;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最终消费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6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2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