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8-06-23 23:17

  本文选题:公众参与 + 环境保护 ; 参考:《法学杂志》2010年10期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利于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要改变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必须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以公众权利为本位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实现公众参与国家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公众参与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制衡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诉讼机制。
[Abstract]:The regulation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are too principled and abstract and have not formed a series of legal system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ffair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must perfect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stablish a legal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public right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ecks and balan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兰;于智忠;;中国环境影响评价进展[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2 ;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的强心剂[J];绿色视野;2011年06期

3 沈晓明;赵晓露;;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4 马丽;;周珂:公众参与是唯一的出路[J];法人;2011年09期

5 马珍红;;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王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浅析[J];江西化工;2011年02期

7 孟惠萍;牛志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卢莎;刘颖辉;李铁新;石昌智;高栗;;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11年04期

9 黄政;;略论推进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法律保障[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10 王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王佩儿;周琼;;宁波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苏美蓉;刘仁志;程红光;杨志峰;;关于深化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高超;阎伍玖;;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周玉梅;;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吴洁敏;林卫东;;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对比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董涛;卓悦;张苑;;利用环保网站开展“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探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宋宪伟;叶冰;黄雪兰;;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志杰;;滇池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10 刘立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法初析[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格平;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N];人民日报;2005年

2 曲格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陈墨;阿海项目一大步,公众参与一小步[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叶美静;公众参与 企业反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董超 朱雅萍;中澳专家调研我市公众参与环保情况[N];常州日报;2009年

6 王颖 王毅;山西出台公众参与办法[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温彦平 孙舒婷;我省出台《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开全国先河[N];太原日报;2009年

8 记者 冯永锋;北京大学教授林娅:公众参与环保亟待解决三认识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9 崔艳辉;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N];吉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菅峻青;公众广泛参与和意见表达是环境良治的有效保障[N];忻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熊鹰;政府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王国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8 洪富艳;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潜;县域生态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杨洪刚;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喜厌;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与民间环保社会团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吴敬涛;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D];河南大学;2008年

3 张艳娇;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紫宜;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吉林大学;2005年

6 徐文君;我国环境事务中的公众参与及其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李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晓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瞿莹华;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8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58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