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返贫”呼唤生态补偿立法
本文选题:生态补偿机制 + 退耕还林 ; 参考:《环境保护》2011年21期
【摘要】:正位于坝上地区的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北京上风上水地带,每年为密云水库贡献56.7%的蓄水量。10年来通过推行退耕还林、禁牧、"稻改旱"措施,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但近年来,物价上涨和补贴降低双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众生活困难,农民普遍遭遇政策性返贫。"北京头上一盆沙",曾是丰宁脆弱生态环境的形象描
[Abstract]:Fengni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located in Basha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water zone of Beijing. It contributes 56.7% of the water storage to Miyun Reservoir every year.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measure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hibiting grazing and "rice and drough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dual factors of rising prices and decreasing subsidies have to a certain extent caused the masses to have difficulty in living, and farmers have generally encountered policy return to poverty. " A basin of sand on the head of Beijing "once was the image of Fengning's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分类号】:D9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荣远;;西部生态补偿立法研究[J];学术探索;2006年03期
2 万艳红;;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吕志祥;刘嘉尧;;我国生态补偿立法的缺失及法律重构新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4 陈少英;;建立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的财税法律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蒋华林;陈彪;叶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6 张鸿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7 冯铁柱;;试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J];科技风;2009年11期
8 万容;;水资源生态补偿模式分析与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0年02期
9 孙力;;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10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生态补偿的法律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雯;;浅谈林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2 王素芬;;完善我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黄国政;;论循环经济与青海省牧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4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杨琴;;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6 白雨;;浅析《退耕还林条例》存在的问题[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王娇妮;;我国退耕还林存在的法律问题之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钱冬;李希昆;;“十一五”期间西部“三农”工作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冷朝阳;霍尚涛;张树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贺思源;;论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鄱阳湖湿地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设立综合执法机构 省人大来温调研饮用水源保护立法[N];温州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梁佳佳;严格限制建设项目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N];法治快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依法规范实施退耕还林的重大举措[N];人民日报;2002年
4 战卫民 本报见习记者 王敏娜;保下游喝水让上游吃饭[N];辽宁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静 实习生 杜海梅;省人大立法调研组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退耕还林工作情况进行调研[N];延安日报;2007年
6 山西省阳高县检察院检察长 韩贵福;以查案保障退耕还林[N];检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彭俊;依法规范退耕还林工作[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郭宏鹏 黄辉 实习生 黄细超;向湖里倾倒垃圾最高罚20万[N];法制日报;2011年
9 ;年度退耕还林实施方案包括哪些内容[N];云南日报;2003年
10 陈军 杨玉才;甘肃民乐:为退耕还林把好廉政关[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成;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启梁;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立法模式选择[D];重庆大学;2007年
3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演变考[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军;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态问题的立法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冯旭;退耕还林政府职能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康;我国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芳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马春燕;新疆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杜和平;西部开发战略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樊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雍;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邵琛霞;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06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