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按日计罚的反思与重构
[Abstract]:Daily penalty is a powerful mea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ich is adopt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present, only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ongqing and other places in China stipulate daily punishment. After more than six years of practic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have been obtain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high demand for daily punishment in environmental law, the implementation of daily punishment in China should be summed up in earnes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daily penalty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别涛;王彬;;环境违法应当实行“按日计罚”——关于惩治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的立法建议[J];环境保护;2007年Z1期
3 叶必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比较与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巩固;;环境法律观检讨[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李全;;学生申诉权法理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魏艳;依法行政价值缺失的宪政思考——从行政立法视角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欧元军;公益征收程序的价值取向初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郭跃,李忠萍;论行政优益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林沈节;;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赵谦;;论我国失地农民受损权益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凌代郡;行政公益诉讼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曹世华;雷金火;;论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易凤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行政法治的价值契合[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三利;;论法院的组织属性[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邓剑光;吴U_铮;;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的民主化——以行政立法的听证制度为切入点[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吴行政;;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5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7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严厚福;;环境法律如何成为“硬”法?——“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在环境法律中的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9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宇;;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与行政执法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凯伟;行政监督实效的评估及其改进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任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会玲;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河北大学;2007年
2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浩;行政执法中的正当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袁永红;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宇星;我国行政指导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邓武强;交警行政检查正当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胡湘;行政执法理念的重塑[D];湘潭大学;2009年
10 贺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固;;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王小钢;;中国环境法学3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3 汪劲;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998—2003年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状况调查报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熊易寒;;市场“脱嵌”与环境冲突[J];读书;2007年09期
5 金自宁;;解读“治安承包”现象——探讨公法与私法融合的一种可能性[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6 巩固;;“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析——以水电项目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7 任永安;邹爱勇;;美国反环保运动的政策与法律分析[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8 吕忠梅;张忠民;熊晓青;;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J];法学;2011年04期
9 章志远;;行政法学视野中的治安承包[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巩固;;环境权热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冬梅;对现场环境执法问题的探讨[J];山东环境;2001年03期
2 万劲波,杨彩霞;环境技术引进的环境法律规制[J];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05期
3 万劲波;环境技术引进的环境法律规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郝运;钱宇丹;;我国环境法律归责的重要地位及完善的阻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杨练军;;环保制度和环境法律有效实施的经济根源[J];审计与理财;2008年11期
6 钭晓东;;论社会变迁与环境法律规则运行模式的演进[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7 蔡守秋;;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战略构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刘超;;环境法律政策的绩效分析: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超;;论环境法律的科技内因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四部环境法律列入国家立法规划[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增辉;;我国房地产环境法律问题初探——中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与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严厚福;;环境法律如何成为“硬”法?——“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在环境法律中的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傅太柏;;环境法调整人与人及自然关系的熵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立;;环境法理论革新:环境法律政策整合?[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娄海东;;环境法律的捍卫——从“环境”概念切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于杨曜;傅利英;唐荣智;;非典与中国环境法律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陈熹;;论日本环境法律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8 刘先辉;;环境法的体系化及其发展方向[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梁达西;;绿色民法典:关注并规范环境法律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常纪文;;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反思我国的环境法律和法学研究问题[A];饮用水安全暨突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廷勇;重庆出台新规促进执法人性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本刊特约评论员 李景平;环境执法同样决不容情[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重庆市潼南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潘文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有哪些着力点?[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蒋朝晖;资深环境法专家作顾问[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江苏省金湖县环境监察大队 潘永江;影响基层执法的因素及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常纪文;环境法立法和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王世玲 定军;环保法修订目标:约束政府行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闫海超;一个人的修法历程[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昆婷;缺什么?补什么?[N];中国环境报;2014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昆婷;理想有多远?短板如何补?[N];中国环境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圣礼;论环境法律主体与客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姜明;在华跨国公司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魏子健;煤区环境法实施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曹建;绿色贸易及我国环境法律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杨白;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环境法的应对[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李昱;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若干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尚宏博;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孝礼;论环境法律的规范进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耿保江;从典型法典看我国制定环境法典的条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林璐;论我国环境法律倡导性规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辉;东道国环境法律的变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91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191070.html